公园绿地杜鹃花景观植物群落结构4

本篇主要通过七个案例,讲述公园绿地中滨水的杜鹃花植物景观。

水体是重要的园林构成要素之一,是景观设计具有活力的关键。一个具有水景空间的植物景观,更能体现植物的生命力与灵动性,起着协调空间、组织游览路线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水的形态、气势,还是风韵、声音,都蕴含了无穷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无限的联想,给景观增添无穷的魅力。

杜鹃花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也有许多水景与之结合。杜鹃花景或在水中形成优美的倒影,或与水面相依相连,别具一格又自成特色。因为水的存在,也造就了更加具有主题和特色的杜鹃花植物景观。值得注意的是,杜鹃喜水又怕水,水岸上的杜鹃花美景惹人喜爱,而杜鹃在水分过多的土壤中无法生存。植物景观的营造中,应该充分满足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案例一:香樟+无患子+垂柳—碧桃—毛鹃—扶芳藤+沿阶草。

该群落位于杭州西湖苏堤上的“锁澜桥”之北,是苏堤一侧临水的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上,上层植物主要由无患子、香樟、垂柳构成,高约10m;中层植物运用了碧桃,一大一小植于水边、高低呼应;下层植物以毛鹃为主,草坪周边、游步道两侧配以茶梅、南天竹、湖北十大功劳、扶芳藤、沿阶草等。无患子作为主要的行道树,下层配以草坪,春季绿意盎然。临水的香樟向水面倾斜,姿态优美。群落北面水岸植有垂柳,配以碧桃,达到了春季“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效果。碧桃体量较大,姿态飘逸,冠幅达到了8m,下方植有大片毛鹃。春季伊始,碧桃满树繁花,一片红艳,远远就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留影;杜鹃花开之时,碧桃嫩绿的新叶与杜鹃紫红色的花朵遥相呼应,色彩斑斓、流光溢彩。这些美景再配以西湖的水、微风拂过的柳条,整个植物景观如画卷般富有诗情画意、江南风情。

图1-2案例一春季不同时节植物景观效果

案例二:悬铃木—桂花+紫叶李—毛鹃—沿阶草;银杏+乐昌含笑—梨—毛鹃+云南*馨—沿阶草;水杉—紫叶李—夏鹃+云南*馨—吉祥草。

该群落位于杭州西湖南线景区学士公园入口处,东侧与南侧均为道路,杜鹃花在水岸种植,形成了优美倒影和植物景观效果。在群落结构上,上层植物主要包括悬铃木、垂柳、乐昌含笑、银杏及水杉;中层植物以紫叶李为主,配以梨、桂花;下层植物运用了杜鹃、吉祥草、沿阶草等,在水岸配以云南*馨。

从平面布置与季相上来看,群落中的上层植物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群落空间。东部地区以中层植物为主,并开辟有草坪。悬铃木在群落南侧的水体两岸对应种植,下层配以常绿的桂花。人们在南侧道路顺水而望时,两棵悬铃木的枝条相互交错形成框景,秋季色叶优美、落叶纷纷。水杉集中在群落西侧的水岸边运用,特殊的树形使群落拥有较好的竖向线条,下层配有夏鹃,以形成群落丰富的季相特征。垂柳在群落北侧的溪流边种植,更加突出水景气氛。乐昌含笑与银杏在东部草坪北侧集中运用,对以紫叶李为主的草坪空间起到了稳定作用,也更加均衡了群落的常绿落叶比。水体东侧,即草坪空间内侧,体量较小的紫叶李及梨进行了片植,下层群植了紫色的毛鹃。紫叶李春季花期较早,开花时蔚为壮观;杜鹃花开之时其暗紫色的叶色,配以下层大片紫红色的花朵,再加以碧绿的草坪,阳光下斑驳的树影,形成极其优美的色彩效果。

水面上,杜鹃花形成一片倒影,水岸水面繁花点点,融为一个整体。水中的三个嬉戏打闹的儿童雕塑,与杜鹃共同构成了极具动感的植物景观。游人的心境随着它们跟随奔跑,将热烈的花景气氛达到高潮,整个群落生动活泼、意境深远。

图3-4案例二群落不同视角杜鹃花景

案例三:水杉+枫香—喷雪花+绣球+红花檵木+毛鹃—吉祥草+沿阶草。

该群落位于杭州西湖曲院风荷公园西部、近杨公堤处。整个群落以一条园路前后贯穿,并有一处水体与园路交叉。水体上方设有一小石桥,石桥两侧植有两片杜鹃花作为对景,春季景观效果突出。

从群落结构与季相特征上来看,“水杉—杜鹃+吉祥草+沿阶草”是该群落的主要群落结构形式,在小道两侧得到了普遍应用。水杉春季的嫩叶与杜鹃花形成了优美的色彩对比效果,其特殊树形使整个群落的竖向特征更加突出。水杉秋季的叶色变化让秋季景观效果更加优美,也让冬季温暖的阳光能洒满大地。群落东北侧,运用了桂花下植扶芳藤与沿阶草的群落形式。桂花调和了群落的常绿落叶比例,也突出了杭州的“市花”文化,使秋季花香沁人心脾。在水体两岸,除了桥头对植两片杜鹃花外,还采用了喷雪花、绣球花等植物,用量虽少,却丰富了水岸的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延长了观赏期。喷雪花在杜鹃前开,花开之时一片洁白如玉;而杜鹃花开之时,周边一片苍翠,走在桥头,伴着叮咚的水声,如入静谧的天然氧吧。在视觉效果上,群植的水杉将视线向上引导,而一片杜鹃繁花又形成了下方的视觉焦点,整个群落植物景观也达到了上下平衡、色彩亮丽、动静结合的景观效果。每走一步,向前看、或回头望,都是郁郁葱葱的美景。桥头水岸的杜鹃花,则是整个植物群落的点睛之笔,因为它们,优美的景观更加富于生命力、富于跳跃性的色彩感。

图5案例三早春喷雪花盛放之景

图6案例三桥头杜鹃花景

案例四:垂柳—樱花—毛鹃—沿阶草;香樟+水杉—鸡爪槭—毛鹃+夏鹃+小蜡—沿阶草。

该群落位于杭州西湖曲院风荷公园北部、九曲桥南侧。群落北侧滨水,一条园路弯弯曲曲的设于群落之中、水岸一侧,将观赏路线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园路两侧,杜鹃花遍布,杜鹃美景在水岸绽放。

群落南侧,大量的水杉成为其天然的绿色背景。水杉高大,树冠紧密,其优美的竖向线条强化了构图艺术,也使整个群落具备高度的稳定感。群落植物的种类选择上,上层运用了香樟、水杉、垂柳形成主体构架。其中,园路南侧以香樟为主,北侧水岸边种植了垂柳与水杉。中层植物上,香樟林下运用了鸡爪槭、水岸边则是樱。下层植物植有大片紫红色的毛鹃,并适当运用了小蜡、绣球花,以及沿阶草进行镶边处理。鸡爪槭丰富的叶色变化与飘逸的枝条,搭配杜鹃能够形成非常优美的景观效果,在季相上也是各季有景。早春之际,水岸的樱花将其满树的洁白如霞倒映在水中,蔚为壮观。杜鹃花开,繁茂的大片紫红色映衬着略微橙色的鸡爪槭,尤显娇美。加以杜鹃花下层地形的适当抬高,杜鹃花植株在层次上内低外高,犹如花毯般铺向道路两侧,让人陶醉。从远处看,万绿丛中一片紫红,配以柳条的微风拂面,樱花伸向水面的嫩绿枝条,不由产生一种特殊的意境之美。

图7-9案例四群落不同视角杜鹃花景

案例五:天竺桂+无患子—杜英+鸡爪槭+秀丽槭+红枫—毛鹃;乌桕+朴树—毛鹃+蔓长春花;榉树—秀丽槭+红枫—紫藤+毛鹃;朴树+香樟—柿+鸡爪槭—紫藤+毛鹃。

该群落位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杜鹃园西侧、休憩亭南方,为溪涧两侧种植杜鹃花而形成的植物景观。群落主题鲜明,季相特征明显,杜鹃花万紫千红,植物色彩配置优美,溪涧两侧石块浑然天成。在各种构景要素的相互配合下,整个群落着重突出了杜鹃花植物主题和富有野趣的景观体验。

群落结构与平面布置上,以溪涧和园路为界,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区块的植物配置:东南区块中,群落上层以常绿植物为主,采用了樟科植物天竺桂。路缘植有一株无患子,以丰富秋季植物景观。中层植物运用了槭树科的植物鸡爪槭、秀丽槭与红枫,下层运用了大片的杜鹃。这些槭类植物或植于桥头、或点缀于溪岸,其优美的植物形态与下层的杜鹃得以绝配,形成 的自然美景。西南区块,四棵由乌桕和朴树组成的大型落叶乔木集中种植,它们观形、观叶俱佳,下植杜鹃、蔓长春花。路侧点缀了一株云锦杜鹃,花色亮丽。溪涧一侧的朴树树干倾斜,构成了站在溪涧下游向上探、站在木桥上向溪涧望的最美风景。园路北侧,上层植物以榆科植物朴树、榉树为主,路缘配以一株香樟,调和了常绿落叶比的同时,也使其与园路南侧的植物配置相互过渡。中层主要以柿树与槭树科植物为主,下层植物运用了杜鹃。各种不同的嫩绿与紫红,丰富了整个群落的色彩效果,使杜鹃还未开放的情况下便春意浓浓,在杜鹃花谢之时也四季有景。溪涧在溪石的阻拦下,形成一汪“池水”。几株紫藤在溪石上的应用,更加突出了春的气息,也让溪石之景不再单调。

杜鹃花以大片的紫色毛鹃为主,并穿插了一些色彩更为艳丽、花朵更为密集的毛鹃新品种。这些毛鹃新品种以大红色居多,花期较毛鹃更早,观赏期也更长。它们主要团植于溪涧两侧、道路两旁,通过露出一点一滴的身影,让杜鹃花的世界更加富于变化,给人以新奇的景观感受。整个植物群落色彩搭配清新可人,通过植物在溪涧两旁的自然式运用,更加让“自然”、“野趣”之感深入人心。

图10-14案例五群落不同视角植物景观

案例六:鸡爪槭+罗汉松—毛鹃—南天竹+石竹+三色堇+银叶菊。

该群落位于无锡鼋头渚风景区,是翠湖中心的湖心岛。湖岸南北两侧大片的乔木,是整个群落的天然背景。湖心岛外是鸢尾园,植有大片的鸢尾,杜鹃花开之时,正是鸢尾盛放之际。小岛两端,以木栈桥进行连接,中部有一条小道穿过。透过大片的紫色花海看湖心小岛,更觉杜鹃明艳动人。

从平面上来看,小岛上中部有一道路穿过,道路东侧上层植物主要运用了鸡爪槭与罗汉松;西侧则是丛植的杜鹃。鸡爪槭植于湖心岛边缘,与造型罗汉松相互配合,加以置石的点缀,使整个景观更显精致。罗汉松与园路对岸的杜鹃花高度相当,遥相呼应。东部区块的群落下层配有南天竹、石竹、三色堇、银叶菊等植物,种类多样,色彩搭配饱满、和谐。置石上植有薜荔,富有野趣。湖心岛的西侧,主要运用了紫红色的毛鹃与粉红色的毛鹃,交互团植在一起,形成丰富的色彩感。在栈道入口处,还运用了活血丹在杜鹃花下种植,两者之间形成了优美的色彩和质感搭配。

湖心岛外缘,运用了各色湿生植物在水边种植。湖心岛东侧水岸,主要包括了金银花、金钟花以及大片的花菖蒲和鸢尾,与前方的鸢尾园相互呼应的同时,也使湖心岛的植物景观缓慢过渡至水面。西侧的水岸,运用了金钟花与芦竹成团种植,形成了优美的色彩搭配,也将水岸的植株高低上下配合,形成整个植物群落总体外观上的和谐统一。所运用的木栈道,突显了整个景区的朴素自然气氛。无论站在木桥上,还是在翠湖湖岸,优美的杜鹃花景观步移景异,令人陶醉。

图15-18案例六群落不同视角植物景观

案例七:悬铃木+麻栎+梧桐—银杏+短柄枹栎—毛鹃—沿阶草;垂柳+落羽杉+池杉—毛鹃—红花酢浆草。

该群落位于无锡鼋头渚风景区的翠湖北岸,由翠湖水岸线与半凸形的小岛共同构成。南侧由木桥与翠湖湖心岛相连,北侧为道路。在群落结构上,靠近北侧水岸线部分,主要采用了上中下三层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上层植物主要运用了悬铃木、梧桐、麻栎等落叶乔木。它们体量较大,秋色叶丰富,也因此成为观赏该群落、湖心岛及湖对岸植物景观的优美背景。中层植物选用了体量较小的银杏、短柄枹栎,下层植物包括杜鹃、沿阶草。半岛上,主要运用了上下两层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上层植物是落羽杉、池杉、垂柳等湿生植物,下层植物由杜鹃及红花酢浆草等构成。池杉、落羽杉秋季色叶优美,季相特征明显。它们采用密集种植的方式,着重突出了丰富多样的林冠线变化。随着水岸地势的不断降低,将植物逐渐向水中延伸。这不仅符合了湿生植物的生长习性,更是将优美的景观效果与植物生长的生境条件完美结合。水陆交界处,植有大片的美人蕉与鸢尾,成为植物群落与水面的良好过渡,水岸线也因此而绿意浓浓、富有诗意。

杜鹃花主要由紫红色和粉红色的毛鹃构成。它们花色交替的成团种植于半岛临水处、水岸边。半岛上,团植的杜鹃花与上层的池杉、落羽杉的竖线条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花朵与树干、嫩叶也形成了优美的色彩效果。再配以下层的红花酢浆草,走在林间的小道上,一片春的气息迎面而来,对岸的杜鹃花景若影若现,眼前的杜鹃繁花含蓄而又奔放。水岸边的杜鹃花,一大片的团植与几株大乔木之间,花开之时绚丽夺目,与湖水中的鸢尾、美人蕉构成绝美的风景。整个群落的杜鹃花景色彩缤纷,与湖心岛上的杜鹃隔水相望,相互呼应。

图19-20案例七群落不同视角杜鹃花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危害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zy/1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