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老年人感冒常用的一个处方

参苏饮

人参3克,紫苏叶3克,葛根3克,前胡3克,半夏3克,茯苓3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15克,共为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

外感重者去大枣,加葱白;

肺中有火者,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

泄泻者,加白术、扁豆、莲子肉。

近代多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作为汤剂煎服。人参也可用*参代替,但体极虚弱者,仍以用人参为宜。

本方适用于虚人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湿痰,症见恶寒畏冷,头痛发热,咳嗽痰多,呕逆恶心,痰阻中焦,眩晕嘈杂,舌苔白,脉象弱或浮细无力等。

方中以人参扶正匡邪,紫苏叶辛温解表,芳香和胃为主药,辅以葛根升阳解肌,前胡降气清热,半夏化痰止呕,茯苓利湿调中,佐以陈皮理气化痰而开胃,枳壳行气宽胸以除闷,木香行气和中,甘草甘缓和胃,调和百药,使以桔梗宣通肺气,以利疏风解表。

去人参、葛根、木香,加杏仁名杏苏散,有宣肺化痰作用,主用于秋冷季节外感凉燥,症见头微痛,咳嗽而痰稀白,微恶风寒,鼻塞无汗等。为宣肺疏解的轻剂。

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名芎苏饮,有疏散解表、宣肺化痰的作用。主用于感冒风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明显,咳嗽,吐痰,气逆胸闷。

人参败*散(人参、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与本方均有益气解表的作用,但人参败*散散风祛湿的力量大于本方,本方则化痰理气的效果优于前方。

我曾用参苏饮合麻杏石甘汤随证加减,抢救了一名腹部大手术后,高热不退,呕血,便血,咳嗽,胸闷,经X线胸部拍片证实有两侧肺炎,经用多种抗菌素均无效而生命垂危的患者。

当时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吐*痰,心烦口渴,但不引饮,时有呕逆、吐血,便血每日六、七次,不进饮食,小便淡*,精神衰惫,身体消瘦,气短息微,说话无声,面部虚浮,萎*无华,舌质淡,苔*腻,脉象数而濡软。化验白细胞总数/mm3,分类:中性90%,淋巴10%。

辨证为正虚邪盛,内热郁闭,肺失宣肃。

治法:益气清解,标本同治。

参苏饮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处方:生晒白人参9克(另煎兑入),苏叶10克(后下),桔梗6克,生麻*6克,生石膏20克(先下),葛根9克,杏仁10克,生甘草5克,生藕节20克,白芨9克,茯苓15克,川*连6克,生白术9克,荆芥9克。两剂。

另:犀*丸12克,分4次随汤药服;西洋参每日6克,煎水频服。

次日,因大便次多,便血亦多,又用诃子肉10克、芡实10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20克、藿香10克、土炒白术10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煎好后兑入前汤药内服。嘱病人服药后温覆取微汗。停用一切西药,输液亦停。

两天后复诊,病情减轻,精神好转,能喝些稀米汤,扭转了垂危的局面,再以此方加减进之,病情日渐好转。

后来,一直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调治3个多月而痊愈(详细情况请参考《中医杂志》,年7期22页)

此方为虚人外感者常用,方中用人参很巧妙。中医治外感病,必须先用表药发汗,以驱邪外出,正气旺盛者,抗邪力盛,外邪乘药气而出。若正气素弱之人,虽然药气向外发表,但正气内馁,无抗邪之力,轻者邪气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邪气随正气馁弱而内侵,则发热无休,变症百出。所以虚人外感,在发散药中加用人参以扶正气,增强抗邪外出之力,使邪气随药气发散而出,一表即尽。可根据情况而定用过,扶正是为了祛邪,并非为补养而设。

我在遇年老体弱之人,患外感风寒证者,常斟酌情况,在表散药中稍加扶正之品,如人参、*参、附子、沙参、白术、当归、地*等各随证加入。故古人立有扶正解表法,其中又分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不同的治法。对虚劳病人患外感者,古人还有“补托”法,以托邪外出,也就是“补托”解表法。例如益营内托散:柴胡、葛根、熟地、当归、人参、秦艽、川断、甘草、生姜、大枣(《不居集》)可资参考。

注意,外感风寒正气不虚者,忌用本方。

本文摘自《方剂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焦树德。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绍勋:重用莪术治胃病,使用牵牛有妙招

每天发作十余次的癫痫被这两个穴治好了

发掘一味治急症中药——白矾(速降血压)

孩子鼻根发青,是怎么回事?

男性乳腺发育怎么办?用“缩乳饮”

施今墨治失眠:从数十个患者身上总结的经验

此方治疗男性病,治获良效!

朱良春:这张方只有六味药,却对多种癌症都有效

此方治疗男性病,治获良效!

一个基础方药汤治愈16年的支气管哮喘,疗效稳妥,未复发!

这个治失眠经方,有典型脉象

孩子发烧,排除了9首方, 用了这三味药

欢迎加入“大医观点”中医同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zy/10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