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自然风光、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仕女图
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有游园的,执扇的,乘凉的,戏婴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画一个仕女。飘逸凌云,形象优美,画笔传神,栩栩如生。
在中国,仕女图并不少见,在工笔家精巧的手艺下,一个个体态迷人、神情优雅的女子跃然于茶器之上,品茗之际顺便能欣赏美人,也是古人风雅情趣的一种吧。
二、海水龙纹
我们习惯讲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商周以来,便有龙的记载。龙象征着权威和尊严,表现在陶瓷器物上的龙纹是丰富多样的。
海水龙纹是一种典型的龙纹,以龙与海水组成,故名。表现龙游在海水中。北宋越窑青瓷碗上刻划海水龙纹为典型纹饰。元、明、清瓷器上海水龙纹很多,有单龙、双龙、四龙乃至九龙,穿游腾跃于海水之间,多用绘画方法表现,也有用彩绘结合划花的手法。
三、缠枝纹
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 、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那个时候这些植物都是吉祥花草。
四、花卉纹饰
以花卉为纹饰的。大多以梅、兰、菊、牡丹、莲花、芙蓉、桂花、桃花等为纹饰图案。
图案为梅、竹、菊、兰草四种花卉,俗称为四君子;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寓意玉堂富贵;图案为鸡冠花、莲花纹,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为官清廉。
五、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则常用作瓷器的装饰图。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
六、动物纹饰
以动物为纹饰的。如羊、马、猴、喜鹊、孔雀、鹤、鸳鸯、麒麟、怪兽、鱼类、大象、蝙蝠、鹭、鹌鹑等。
猴是自然界中与人类血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所以古人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古人认为猴子长寿,所以有“猴寿八百岁”之说,还因为“猴”与“侯”同音,所以猴便又成为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猴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传统吉祥装饰纹样之一,被广泛运用于青铜器、玉器、瓷器、家具、雕刻等领域。
七、神话故事纹饰
图为哪咤脑海观音瓶。故事中因妖龙作祟,残害百姓,引出哪吒大闹龙宫水府。由于此篇故事脍炙人口,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常用神话故事还有仙人指路、八仙过海、天女散花、嫦娥奔月、佛八宝、麻姑献寿等。
八、历史人物故事纹饰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以孔子为题材的纹饰极为常见,图为孔子问路图。
以历史人物故事为纹饰的还有三娘教子、文姬归汉、昭君出塞、三英战吕布、陶潜爱菊、、三顾茅庐、仕女歌舞、庭院戏婴、竹林七仙、母子图、刀马人物等。
九、山水画
在元青花、釉里红中,山水画开始显露头角。明代民窑青花,山水装饰已矗立于陶瓷艺术之林。山川乡气、楼台亭阁、田园风光、庭园小景均饶有情趣,且笔势洒脱,意境深远。清雍正、乾隆以来,多仿宋、元、明、清诸名家绘画笔意。
御窑制作大多工整精细,而民窑产品则有明显的装饰性和质朴的民间风格。在画风上,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画中的山石,山石呈劈开的片状,系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而雍正时期,则逐渐改用“披麻皴”,这是绘画界追随元代四王画派对制瓷工艺的影响。乾隆时期山水画的题材大量减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人园钵之类,用写实的手法画在瓷器上。
十、自然风光纹饰
以自然风光为纹饰的。如高山流水、万壑听松、深山访友、白云人家、寿山福海、群山叠翠、旭日高升、一帆风顺、曲径通幽、春华秋实、江山永固、四季报喜、五谷丰登、富贵长春、吉日高照、九秋同庆等。
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书画名家还喜欢创作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千百年来经传不衰,永世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