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补虚药白术

  BáiZhù

  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于术、冬术、浙术、种术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白色至淡棕色,有棕*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1)本品粉末淡*棕色。 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纤维*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 20ml,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 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 溶液,显桃红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 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土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kg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苦、甘,温。

  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6~12g。

  《中国药典》

  陶弘景

  BáiZhù

  山蓟、杨抱蓟(《尔雅》),术(《本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姜(《广雅》),乞力伽(《南方草木状》),山精(《神药经》),山连(《别录》),冬白术(《得配本草》)。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亦称冬术。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粗大,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具不明显纵槽。单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偶为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椭圆形或卵状彼针形,两侧裂片较小,通常为卵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叶片不分裂,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缘均有刺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凸起显著。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4厘米;总苞钟状,总苞片7~8列,膜质,覆瓦状排列;基部叶状苞1轮,羽状深裂,包围总苞;花多数,着生于平坦的花托上;花冠管状,下部细,淡*色,上部梢膨大,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展或反卷;雄蕊5,花药线形,花丝离生;雌蕊1,子房下位,密被淡褐色绒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中央有1浅裂缝。瘦果长圆状椭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径约2.5毫米,被*白色绒毛,顶端有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原生于山区丘陵地带,野生种在原产地几已绝迹。现广为栽培,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均有,而以浙江栽培的数量 。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以浙江嵊县、新昌地区产量 ;於潜所产品质 ,特称为於术。

  

  干燥的根茎,呈拳状团块,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长5~8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灰*色至棕*色,有浅而细的纵皱纹。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则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白术腿。在瘤状突起的顶端,常有茎基残迹或芽痕,须根痕也较明显。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烘术的断面淡*白色,角质,中央时有裂隙。生晒术的断面皮部类白色,本质部淡*色至*色,有油点。气香,味甜微辛,略带粘液性。以个大、表面灰*色、断面*白色、有云头、质坚实、无空心者为佳。

  野於术是产于浙江於潜、吕化、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一名为天生术,该种商品早巳绝迹。现售之於术,系将新昌的白术种子,播种在於潜山区的栽培品,折断面*白色,有*色放射状纹理。气清香,甜味强而辣味少。一般认为於潜白术的品质较新昌白术为佳。

  

  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粉20斤)

  ①《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②《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苦甘,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甘,无*。

  ③《药性论》:味甘辛,无*。

  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蒙筌》:入心、脾、胃、三焦四经。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辞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pz/5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