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全面小康有研担当rdq

电镜,那些永不磨灭的青春

作者: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韩小磊

我是韩小磊,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组织结构部员工。我的故事和一栋楼、一台机器、一群人有关。

年5月,我的老朋友,中国 一台kV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新街口外大街2号11号楼电镜室完成了它作为检测仪器的光荣使命,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了新生。

她作为展品,静静伫立在有色金属科创园国合通测公司的大厅。静谧安详,从容淡定,如一位功成名就又饱经沧桑的长者,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后生晚辈。她的名字是超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曾经代表着那个时代最 的高端检测技术,也凝聚了整整一代分析检测工作者火红的青春。她站立着,容颜虽有变化,但腰杆依旧挺拔,她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也对另一代人饱含期许。

图1展品——超高压透射电镜

老话讲,饮水思源。在《有研回忆录——写在建院四十周年》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我这位老朋友的故事。原院*委副书记王文海同志的回忆,在有色院1号工程水晶棺控温控湿试验装置取得重大进展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同志来院里观看试验装置。谷老在院里各处看了看,休息时他谈到,没想到你们有色院力量这么强,你们立了大功,本来没有给你们这项任务,你们却主动地把这个难关攻克了。过去我不太了解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尽管提吧。王文海同志说,目前 的困难,就是差一台高压电子显微镜。因为我们是搞上天入地的特种材料的,急需一台精度高且能穿到金属内部的测试金相仪器,但这设备花钱太多,要几百万美元,买不起。谷牧同志当下就答应给解决,顺手把我们的申请报告给带走了,刚过几天就批下来了。从而使有色院的科研工作如虎添翼,大大改善了条件。

电镜室在11号楼的开端,就是这台超高压电镜。或者说11号楼,就是为这台高大的电镜设计的。80年代,电镜室又陆续建设了JEM-FX透射电镜和JSM-扫描电镜等设备,随着国标检验和国合通测公司的成立,电镜室又经历了一段大发展时期。

40年后的今天,五台电镜将从11号楼搬迁到北太平桥的东北角,有研集团43号院图书馆楼一层。同时,三台新电镜在有色金属科创园新场地安装。电镜室四十年的发展,凝结了无数老一辈电镜人的心血,也饱含着新一代国合人二次创业的艰辛努力。在电镜室搬迁之际,国合通测公司专门邀请组织结构部老专家故地重游。四十余年如一梦,翻开泛*的老照片,参加过超高压电镜建设的老专家们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却两鬓斑白。在座谈会上,各位老前辈们畅谈过去的峥嵘岁月,一起为组织结构部和国合通测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作为年轻一代的电镜人,我们真是感慨万千,前辈们需要我们继承发扬的东西太多了,真的还需更加艰苦努力。有传承,有创新,才有我们国家有色金属和新材料检测事业的发展。

图2座谈会

我的那些朋友,超高压电镜搬迁期间,由于镜体体积大、重量大,内有液体气体等复杂结构原因,虽是在疫情期间,但孙继光老师和牟洪山老师还是亲自来到现场。特别是孙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给搬迁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两位老师为超高压电镜的搬迁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作出巨大的贡献。还记得,有一次透射电镜出现故障,孙继光和大刘安生老师来实验室指导我们拆解透射电镜镜筒,成百个零件拆解、清洗又复原,我们见识了老前辈精湛的技艺。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检测战线的每个人,都不能只是电镜的操作员,更要熟悉电镜的结构和原理,才能用好电镜。室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参与最多的是邵贝羚老师,在研究生中期、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过程中,邵老师总是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为研究生培养做了大量工作。还有许多老前辈,我们只听过名字,却未曾谋面,但当我们在实验室翻看的仪器安装记录和维修记录时,当看到那细致入微的记录,隽永漂亮的笔迹,我们被深深折服了。当看到一个个标识清晰的透明抽屉时,看到一个个分类细致清楚的螺钉和垫圈时,我们又深感惭愧,该向老前辈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图3前辈的设备改造笔记

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历史的、真实的,更是有感情、有温度的。组织结构部大刘安生老师、邵贝羚老师、孙继光老师、小刘安生老师、王晓华老师等前辈,对年轻人从来都是无私的指导和帮助,既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讲做人道理,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前辈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奉献和宽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部门主任杜志伟教授说,她刚到电镜室时工作时,从电镜样品的观察、样品制备、设备的维护、底片冲印,都有师傅们不断的示范、指导。而她本人也不断学习,钻研,有时间就上机实践,遇到不明白的,就向几位前辈请教。正是这种传承,使杜老师成为了显微组织分析方面的专家,承担了多项 课题,并肩负起组织结构部发展的责任。

目前,国合通测公司处于大发展时期,组织结构部的人员构成以新人为主,大量90后活跃在一线检测岗位上。电镜测试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测试,实验过程中可能有十几个参数都需要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而不断调试,这就需要检测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组织结构部师傅带徒弟的良好传统正在发挥作用,技术的传承,专业精神的传承正使很多新人快速成长为检测骨干。以小见大,组织结构部如此,国合通测公司何尝不是如此。公司良好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正在帮助公司的年轻人担负起重任。

为什么青年一代可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能够胜任前辈留下的使命。因为他们从老一辈身上学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严谨认真的精神、团结一致的精神,这是他们 的财富。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国合通测公司的青年一代也必将肩负起二次创业的重任,将国合的事业发展壮大。

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组织结构部四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超高压电子显微镜改造和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处于国际 水平,组织结构部承担国家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余篇,独立翻译《薄晶体电子显微学》等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项,科技进步奖18项。组织结构部服务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船舶、电子通信等重点领域,服务地区由京津冀地区辐射至全国,服务客户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材料研究与应用单位达0余家。今年组织结构部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我们已经和11号楼说再见了,那些电镜老朋友,终有一天,也会说再见。虽有留恋,有不舍,但我们终会昂首阔步,走向更远的明天。一代人的青春、奋斗,一代人的心血、汗水,终会给一个时代留下鲜明的印记,铸就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分析检测事业光明美好的未来。

第八期“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精彩的有研故事吧!

往期精彩回顾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①

我和我的“爬墙虎”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②

青春筑梦功不唐捐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③

产业升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④

思南春晖——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⑤

创业求实谋发展创新致远谱新章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⑥

坚守初心勇担央企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助力峨边脱贫奔康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作品展⑦

“火炬”的故事

编辑

徐亚娟

全面小康有研担当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有研故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pz/5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