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修剪技术要求

园林绿化中植物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被用来完成各种绿化和美化任务,人们利用修剪技术更完美地发挥其优势,具体做法如下。

(一)片林和行道树的乔木整形修剪

1.片林修剪对于杨树、油松、法桐、银杏等有主轴的树种,在修剪时尽量保护中央领导枝。如果出现竞争枝(双头枝),选一个强壮的留下,剪掉另一个。如果领导枝枯死、折断了,另选一个强侧枝扶助,使其成为中央领导枝。适时修剪主干下部的侧枝,逐步提高其分枝占, 达到合理高度即可。合轴分枝式的乔木国槐、栾树等主要是控制主轴的竞争枝,注意提干到2.5m以上高度,培养主干,为今后疏移提供合格苗木。为使片林呈现丰满的林冠线,林缘分枝点应低于林内为佳,林间树木及时剪除干、枯、病虫枝。

2.行道树修剪行道树以道路遮荫为主要功能,同时有卫生防护和美化街道等作用。城市中行道树与道路交通、电路及通信网线、建筑等多有矛盾,这些矛盾,必须通过修剪作业来解决。路树要求分枝点高2.5-3.5m,主枝是呈斜上生长,下垂枝一定保持在2.5m以上。郊区道路行道树分枝点可以略高些,高大乔木分枝点可提高到4m.同一条街的分枝点必须整齐一致。为解决和架空线的矛盾,可采用杯状形整形修剪,可避开架空线,每年除冬季修剪外,夏季随时剪去触碰电线的枝条。枝梢与电话线相对距离1m,与高压线、变压设备相对距离1.5m。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对于偏冠的行道树,重剪倾斜方向枝条,对另一方轻剪以调整树势。行道树修剪,还要随时剪掉干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对于过长枝的壮芽处短截;对于卡脖枝逐年疏除,防止环状剥皮削弱树势;徒长枝一般疏除,如果周围有空间可采取轻短截的方法促发二闪枝,弥补空间。总之,行道树通过修剪,应保持叶茂、形美、遮荫大,不影响人的行走和车辆行驶,不妨碍架空线的安全。

(二)花灌木修剪

1.新植灌木的修剪灌木一般裸根移植,为保证成活一般作强修剪。一些带土球的珍贵花灌木,如紫玉兰等,可轻剪栽植,当年开花的一定要剪除花芽,有利于成活和生长。(1)有主 灌木或小乔木:如碧桃、榆叶梅等,修剪时应根据需要保留一定主干高度,选留3-5个方向合适、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主枝短截1/2左右,其余疏掉,如有侧枝疏去2/3,留下的短截,其长度不能超过主枝的高度。(2)无主干灌木(丛生型):如玫瑰、*刺玫、连翘等,自地下生出多数粗细相近的枝条,选4-5个分布均匀、生长正常的,留下的丛生枝短截1/2,其余疏去,并剪成内高外低的圆头形。

2.养护灌木的修剪(1)有主干灌木或地表多分枝灌木:植株保持内高外低的自然丰满半圆球形,灌丛中央枝上的小枝要疏剪。外围丛生枝及小枝应短截,促发斜生枝,如果栽植时间较长,应有计划疏除老枝、培养新枝。(2)丛生型灌木:经常短截突出灌丛外的徒长枝,使灌丛保持整齐均衡。丛生灌木保持适量健壮主枝,使根盘小主枝旺,控制灌丛密度,疏除老条培养新条。对于灌丛内的干枯病虫枝、细弱枝等随时修剪。

3.观花灌木控花修剪为了满足人们对开花植物的观赏期、花量的要求,常用修剪方法来控制花灌木的花期和开花量,此类修剪方法称为“控花修剪”(1)当年枝条上形成花芽并开花的灌木、如月季、玫瑰、木槿、紫薇、珍珠梅、杜鹃、栀子花、等,应于休眠期(花前)重剪,有利于促发壮枝和花芽分化,花大、花色艳、花期长。对于当年多次形成花芽的树种如月季、茉莉等,在天气回暖时可将枝条留在适宜高度,留壮芽进行短截,加强肥水管理。如月季从 次开花修剪到下次开花一般需45天左右,如果在8月中旬进行短截修剪可保证国庆节开花。(2)在当年夏秋形成花芽、第二年早春开花的灌木,如迎春、连翘、海棠、碧桃、榆叶梅、绣线菊、牡丹等,此类应在花后1-2周内适度修剪,回缩树冠。一方面可以防止结果或形成徒长枝消耗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短截促发副梢,使副梢在夏秋花芽分化期开成花芽,为来年多开花做好准备。丁香为顶花芽类型,冬季修剪壮枝时不能短截。隔年枝条上开花的灌木,冬季修剪主要疏剪内膛细弱枝、下垂枝、病虫枝、干枯枝,对健壮开花枝要根据花芽数量多少,进行短截。花芽少,轻短截,多留花芽开花,花芽多,要中短截,使花大、花艳、花期长。在皇家园林或庙宇园林中,多用疏枝,少用短截,使其树形飘逸自然。(3)多年生枝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培养树形。剪除干扰树形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4.观花兼观果的灌木修剪金银木、水栒子等应在休眠期轻剪。其原则是糼树扩冠,老树缩冠,保持一定的体量和防止中空。

(三)绿篱、色块和藤木修剪

绿篱的修剪,既为了整齐美观、美化园景,又可使绿篱生长健壮茂盛、延长寿命。树种不同、形式不同、高度不同,采用的整形修剪方式也不一样。

1.自然式绿篱的修剪多用在绿墙、高篱、刺篱和花篱上。为遮掩而栽种的绿墙或高篱,以阻挡人们的视线为主,这类绿篱采用自然式修剪,适当控制高度,并剪去病虫枝、干枯枝,使枝条自然生长,达到枝叶繁茂,以提高遮掩效果。以防范为主结合观赏栽植的花篱、刺篱,如*刺玫、花椒等,也以自然式修剪为主,只略加修剪。冬季修去干枯枝、病虫枝,使绿篱生长茂密、健壮,能起到理想的防范作用即可达到目的。

2.整形式绿篱的修剪

中篱和矮篱常用于绿地的镶边和组织人流的走向。这类绿篱低矮,为了美观和丰富景观,多采用几何图案式的整形修剪,如矩形、梯形、篱面波浪形等。修剪平面和侧面枝,使高度和侧面一致,刺激下部侧芽萌生枝条,形成紧密枝叶的绿篱,显示整齐美。绿篱每年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断发生,每次留茬高度1cm,至少也应在“五一”、“十一”前各修整一次。 次必须在4月上旬修完, 一次修剪在8月中旬。整形绿篱修剪时,要顶面与侧面兼顾,从篱体横面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较好,上部和侧面枝叶受光充足,通风良好,生长茂盛,不易产生枯枝和中空现象。修剪时,顶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只修顶面会造成顶部枝条旺长,侧枝斜出生长。

3.图案色带修剪常用于大型模纹花坛、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地的修剪。图案式修剪要求边缘棱角分明、图案的各部分植物品种界限清楚、色带宽窄变化过渡流畅、高低层次清晰。为了使图案不致因生长茂盛形成边缘模糊,应采取每年增加修剪闪数的措施,使图案界限得以保持。为保证国庆节颜色鲜艳,北京地区色带色块 修剪必须在8月10日-15日前完成。

4.植物造型修剪常用*杨、松柏等萌芽性强、耐修剪的植物材料做成鸟兽、牌楼、亭阁、拱门等立体造型,点缀园景。为保持其形象,不让随意生长的枝条破坏造型,每年应多次进行修剪。造型修道的要求是:高度一致,整齐划一,形面及四壁平整,棱角分明。

5.藤木类整形修剪藤木类如紫藤、南蛇藤、金银花、地锦、凌霄、藤本月季、扶芳藤、其主干不能直立生长,常利用其攀缘、缠绕、吸附、卷须等特性向上生长,作立体绿化。其造型由支撑攀附物体的形状决定。常见的几种方式及整形修剪的特点如下:

(1)棚架式。藤木以缠绕上升,布满架上,造型随架形而变化。栽植初期,应在近地表处重剪,使发生数条强壮主蔓,然后垂直引主蔓于棚架顶部,并使侧蔓均匀地分布架上。如北京最常用的紫藤整形修剪如下:

紫藤定植后,选一个健壮枝条作主藤干培养,剪去先端不成熟的部分,剪口下侧枝疏去一部分,减少竞争,保证主蔓优势,然后引主蔓缠绕在支柱上,使之自行依逆时针方向缠绕。从根部发出的枝条,如果粗壮,可重短截,其余齐基部疏除。主干上生出的主枝,只留2-3个作辅养枝,其余疏掉。夏季对辅养枝摘心,抑制其生长,促主枝生长。第二年冬将中心主干枝短截至壮芽处,从主干枝两侧,选2个枝条作主枝短截,要留出一定距离,将主干上其余枝条留一部分作辅养枝,其余疏掉;以后的修剪,要达到枝条不过多重叠或生长过长。每年冬季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对小侧枝只留2-3个芽行短截。而对于藤本月季,修剪方法则与凌霄有所不同,应首先将过密的枝蔓从基部剪掉,保留健壮枝条,用人工牵引的方法将其按照一定的图案格式绑扎在棚架上。如果藤蔓已覆盖全部花架,可适当疏剪掉部分枝条,防止重叠枝生长,以利于开花。每年花谢后和花芽分化以前,将病虫枝、缠绕枝、重叠枝及衰老枝从基部剪掉,防止丛生枝蔓过密而造成紊乱,使藤蔓分布均匀,阳光通透,以利于新枝生长。

(2)附壁式。本式常用于吸附类藤木,方法简单,只需要重剪短截后将藤蔓引于墙面,可自行依靠吸盘或吸附根而逐渐布满墙面,常见的如中国地锦、五叶地锦、凌霄等。有些种类攀附能力差(如五叶地锦),或墙面光滑,不易攀附,近年见有固定于墙面的钢丝协助附壁的,效果良好。由于株距过密,枝条不能吸附墙体而下垂,应及时疏剪主蔓和下垂枝。

(3)篱垣式。本式多用于缠绕类等较小藤木。只需将枝蔓直立牵引于篱垣上,培养主干,以后每年对侧枝行短截,即可形成篱垣的形式。常用的如金银花、凌霄、藤本月季、蔓性蔷薇、常春藤等。

(4)灯柱式。在灯柱上围以丝网,用吸附类或缠绕藤木,借丝网沿灯柱上升生长。使灯柱从地表到要求高度全部被枝叶缠绕覆盖,要经常对下部及垂枝条进行修剪,培养起立骨架,加快植株生长,达到理想效果。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jj/4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