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屮堂丙申诗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m.39.net/pf/a_4365492.html

莫笑东阡近佛家。闭门欲破赵州茶。红尘昨日又惊蛰,一垄春风桃李花。

案上山花一半春,

嘤鸣其友入烟尘。

可怜诗雨立庵处,

愁杀朴堂无事人。

(二)

冰雨枯藤岂似春,

春寒袭牖砚积尘。

旧诗少写愁肠涩,

来学朴堂如古人。

(三)

有雨无花又仲春,

避无可避堕红尘。

虎丘山下一溪水,

来养烟云来养人。

谁将春雨拦腰断此日桃红樱绿乱偶赏烟霞,顾看春山不顾花。

小园花落知多少

莫是 春色老

一雾拦江

且与光阴计短长

花信谱中无,春风遗此珠。

东君不识字,顾首笑蘼荼。

四月

幽居不觉流年逝,旧历此时多记。初夏韶光谁不爱?

白花香袭,绿光拥翠,朝夕风和惠。

小池忽发兰亭契,分韵无端又双计。

昨夜挑灯看韵字,一更天乱,二更天醉,人到中年累。

近日无端事事烦,也思解语避花间。

春生杂草没三径,月照青山到下弦。

少壮不觉途漫漫,中年唯有鬓斑斑。抄诗又见离群雁,不赋鸳鸯赋七贤。

潮人呼凤凰木为金凤花。凤者,花若丹凤之冠。其花五出,中一者至大,花心有一金晕,渐长渐显,至荼蘼时金色最旺,旋即飘摇落红。观其花,则金丝血红,其色艳厉,此金凤之为金也。以此知古人名物,有无一字不有依据。丙申四月,鮀城金凤花大盛,乙未年则小年,曰水运太过,春三月雨水大盛而四月则多晴。金凤为岭东乡土植物,村寨遍植,为童年记忆之必备。】

四月凤凰花似酒。醉眼看天,不辨星和斗。

翠羽金冠铺锦绣,无情更比台城柳。

今日韶光如故旧。拍案呼儿,来饮千杯又。

三十年时光未走,涂墙深巷看家狗。

五月

众壑朝宗入海门。群峰 掌天阍①。也曾恶虎围城廓②,早惯铁龙穿野村③。五百年惟舞鱼鳄④,千秋镇已足鸡豚。蜃楼又请神童至,再向南空捻一痕。

注:①县城东有百花尖, 群峰,八景有百花 。②康熙惠来志,卷十一灾祥。隆庆六年秋,狼虎成群,白昼噬人,城廓之外不敢独行。③惠来县为闽粤枢纽,现有高铁连接深圳与内地。④鳄鱼舞为惠来民间传统广场舞,旧多在禳灾祈福求雨驱邪仪式中表演,惠来自明设县,多灾,民生艰难。今日安居乐业实属不易。

龙溪襟带万重村,葵岭赤旗飘大墩。①不怨老天祸多出,只缘新邑帜频翻。千秋保障留碑志②,百载兴亡话子孙。蜃气楼台今又见,升平正好报乡恩。

注:①明万历邑令蒋一清兴文教,树赤旗于城南大墩山,后任游之光更于大墩山建文昌阁,祈惠邑文教兴盛矣。

②万历三十三年,知县游之光建谯楼,匾额千秋保障。

(一)伏中偶入古名岩,佛地庄严草尽芟。渐有人声参庙宇,久无神迹下尘凡。宁耽龙洞千年简,懒看榕江异族帆。石刻摩崖依旧在,松冈何处觅青衫。

北市过许氏祠①

进士秀才皆化苔,客潮争斗史难裁②。他乡坍尽鸳鸯寨③,此地空余神主牌。卅载光阴弹指去④,百年盛景忽然来。近邻阿舍相质问,前尘散在三尺台。①许氏祠在揭阳城西马路,该处是明清繁华市集之一,称北市。许氏为府城许驸马一族,世代品官,揭阳大族。万历三十二年始建。②明末,揭阳客家人与福佬人矛盾加剧,酿成九*之乱。客家人刘公显起兵,后破揭阳城,进士许国佐不从被杀。两百年间坊间舆论纷纷,各执一词,阶级之争,自古无法定论。唯平民遭殃,典籍散逸,名城毁于一旦。③刘公显九*立国于揭阳西白塔镇,有鸳鸯寨,后被清*所破。

④许氏祠卅年前为北市小学,余大姑住此并課徒,年少此处为余乐园,今则大门紧锁,复为森严之宗族象征,行至此,望门兴叹。

三过丁府石狮桥外日迟迟,籽落空阶北滘池。转眼功名成谤责,十年夷务铸传奇。一廛宋刻居虽乐,满室清风国愈悲。

身后许多荣与辱,当时说出几人知。

禹生丁公,光绪间以福建抚台乞归,居揭阳县城,公以办洋务干吏名动当朝,村居岭东小城,时人士子一时若鹜。然公秉性峻急,治下甚严,不免谤誉相随,致有“刺马”之讥。公好善本,时持静斋宋刻名本与百宋一廛齐名。同治间身故,翁同和撰联以挽,有“问何人具此奇才之句。”丁日昌以诸生秀才出身,而得翁状元此等评点,足可含笑九泉。唯子孙未能经营,复经历史大变局,藏书四散,佳城未择。五十年代被盗墓曝尸,草草入土荒山之中,后代迫于形势,无人敢置一语。后人有侄孙石油巨子泰国侨领,方借引侨之机寻得遗骸择紫峰山而葬之。丁中丞曾有句,大厦难凭一木支,此邦元气敝多时。未曾过去矣。

六月廿七挂榜亭小儿午倦闪门关,仄巷日中*犬闲。二百年来无考院,只留石影竹窗间。

长夏鸣蝉腐草萤。姜花绿竹影青瓶。午中最是行人少,独对前朝挂榜亭。

元故城于县衙外建墙,至今犹存。城外古为水道,至衙前须杖舟楫。民国时填为巷道,余自小居此,见县衙由官居而看守所而废,已三十年。

久无榕色映高楼,曾有高墙羁楚囚。

园竟空空池尽草,巷仍绰绰月成钩。

寻常旧影灯初起,百步老城苔永留。

如我熟人相见好,悔教碌碌觅封侯。

七余居衙前小巷,老厝旁有社庙福德庙,里社居民生死均至此报地头也。庙正对又一窄巷,称“双合桥”,父叔辈皆称以前屋外为滘河,真有桥焉。后见县志,则言明清时须仗楫方能进出县衙,则吾居此处前为河道亦事实也。忆年少时人头涌涌,邻里鸡犬相闻,清晨市声络绎,收夜香,卖豆腐,夏者荷叶莲花,午间剃头匠,俱往矣。于今老城陋巷,另有一番清静。故赋之。

道是双桥不见桥,自珍陋巷爱颜瓢。过墙阵阵香白玉,映室摇摇影绿蕉。年少追风厌羁马,如今听雨爱吹箫。庙前见惯百年事,静看秋云如火烧。

一时人多称诗古人写尽,今人或无可超前人者。其实不然。诗者,文字之游戏耳。今人人手百度,瞬间可抵百年,此远超古人之知识储备,若用心作诗,古人远非今人之敌。然则今日不出李杜者何?李杜,人之极聪明极勤奋者,古之李杜,以诗可干公侯,可得盛名,今则不然。此非世之极聪明者之选,今之文学,极天才者跻身影视歌,此或近世能抵古人之文学体裁一也。非今人之不如古人,实今业不如旧业而已。

二李白莫学,老杜可追。又讲久读白则浅,中年多爱老杜。吾读老杜,愈觉其为诗之用功,而非天才,此古人云可学之故也。如称压卷之登高,经营之迹在在可寻,非天外飞仙之作也。然句句可学,句句能学得。摹景抒情起承转合,实七律之八股典范,又一字一词,一音一韵,可拆而细察,讲究则讲究,又无学究味,久嚼不厌,此之谓有味。然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又显机锋,此老杜诗之追求,勤勉而亦能得天才之篇,用功深且动脑勤也,亦另种诗材,世之普通人居多,故曰可学。

三主题:中国诗生活诗词就是传统文人的朋友圈,我们古人一直以来,都是将文艺进行到底。中国文人化的生活美学建立在诗词之上,千年以来依照这种讲究意境,蕴藉风流的美学基准,已经渗入中国人血脉之中,成为一种中国基因。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交流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时代的巨大变迁,现在的我们却与中国诗词产生了隔阂。近年以来,随着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回归,中式家具,家居,生活方式,开始唤醒沉睡百年的基因。我们捡拾遍布历史长河的诗词家产,就有一种如入宝山,花团锦簇的幸福感。所以,用诗词美学,来丰富诗话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古人一样风雅,其实是一件唾手可得的平常事。

何处避尘沙,秋林晚点茶。开窗闻桂子,温酒候霜华。草影随灯碧,苔痕任雨斜。扁舟今夜曲,捣药到天涯。

枕簟湖山过仲秋,停云流水草含羞。年年陌上生*叶,次次池边惹白鸥。

前爬虎,右牵牛,三秋桂子满层楼。

朝颜如故槿篱老,才了眉头到这头。

何事动衣襟?倚天松鹤吟。旧年生绮梦,明日赋冰心。岭海风雷引,南山云珮音。

林泉诗正好,击掌共秋深。

有约秋山一径*,

芙蓉争发桂争香。

三江共酿清平调,

醉遍林泉乐未央。

上山欲种松,白云似苍狗。行卧林荫间,所遇皆旧友。翠色催山岚,岭深木皆朽。忽失来时途,迷蒙重回首。下山逢清泉,洗眼又涤手。三径傍槿篱,竹扉与柴牖。当年稻且收,清泉酿浊酒。浊酒秋后藏,经冬可入口。一口风入松,忽欲尽一斗。三斗玉山倾,诸子来击缶。巽楼北山茶,立庵杜康酒。满室俱开颜,呼来揭嶂右。兴至盘胡床,管渠田几亩。

野花插满头,不必九月九。

长吟三百诗,依依门外柳。

忽尔醉欲眠,一醉皆乌有。

持笔望云中,此惑盘旋久。

思我山上松,种我城中韭。

有意自归庐,守中待丁酉。

岭上芙蓉昨又开,三江君子踏秋来。

未眠正是逢佳客,不醉无非爱旧醅。

且掬前情当酒配,好将今夜入诗材。

更深闭牖相对笑,天末凉风时作陪。

尽知诗酒趁年华,不负秋山一路花。满车拊掌又分韵,

调寄莺啼第几家。

竹枝树杪叶斜斜,山径仍长未敢夸。影叠秋花辛苦后,杖藜扶我到农家。

院落溶溶月,江边索索风。秋深常晚照,既望有晴空。又遇山中友,皆谈膝下童。

迩来无所好,对此草堂东。

且逃圣诞渡关津,来约青山慰此身。

渐失初心耽紫陌,爱寻真趣远凡尘。

红旗漫卷罡风烈,白日放歌天地春。

寄语谪仙声仔细,恐惊浅睡在城人。

清梦萦怀未觉奢,总留旧念在天涯。

折梅马上逢驿使,寄你冬前一枝花。

碌碌经年为稻糧,腾挪无奈在三阳。堪堪雪至依然静,又是梅开分外香。此际嘤鸣山水绿,他朝欸乃竹篱*。多情莫笑生华发,敢趁青春补烛光。

知访寒梅过草堂,暗香盈室赏蜂*。

小窗拾得从前事,闲剪菖蒲待夕阳。

歲到年終事事催,*钟新律制葭灰。晴窗漸有枝頭影,长夜当寻掌上杯。誰遣寒山千尺雪,為开小院一枝梅。

琴歌三疊聲尤在,笑问何時君再來。

胜日寻芳厌路长。甚经波折到梅乡。

半边红袖花仙子,一捧青葙雪媚娘。

林下负暄香未减,席间论道乐何央。

无花正好看疏影,也共时人学小唐。

怒马先生腹便便,穿林来访老癯仙。玉奴含羞半遮脸,且听先生挥七弦。七弦一动日光起,点点冰*惹轻烟。轻烟横斜暗香动,恰似罗浮梦里田。先生见此神仙境,慢拂将吟神人畅。且选老树如飞龙,端坐如山神气壮。一曲*莺绕花丛,请得仙子合三唱。三唱萦梁众人醉,花林此身俱两忘。日暮轻烟渐散去,山丘有韵复无尘。又指绿绮与国馨,许我少艾美如茵。归去星月盈袖香,鸿雁南乡俱来宾。客问此去伴何如,尽是寻常食肉人。

腊月初三与揭岭赏梅,初到龙崛,无花空看枝,遂转圆通庵,蔚为壮观。是日以汉家衣袂,乐溪山琴况。归思长短句,家山谷先生有句豪拓,且文不加点,后学愚钝,仍思追摹,因制。合前一律一古,以全梅花三弄。

暗香袭径,占西风,来叫寒梅开出。

瓣影扶疏,谁忆得,前此园间绝迹。

石屋双双,烟波对对,日出溪山碧。

圆通庵下,且教今夕何夕。

大众与我悠游,瀹茶空谷,有虬龙随客。

一唱*莺,沧海笑,来把雷琴勾剔。

老子平生,溪南溪北, 临风笛。

汉家衣袂,尤宜如此游屐。

浣溪沙

且与流年共赏花,品箫操缦瀹新芽。遥来明月映蒹葭。

万里关山人未老,三千卿客酒尤嘉。渔湖都上是吾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yf/8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