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会客厅孙如竹谱写年轮故事的老人

人物名片

孙如竹:80岁,扬州市古木保护专家。他一直在这座城市中奔走,绘制了扬州首张古树名木地图,编写《扬州古树古木目录》。他与古树名木的故事,犹如树木的年轮,年年都在增长。

扬州,这座有年历史的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虬枝密叶中舒展开来。千年古城中的棵古树名木,是这座城市里的“活化石”,见证了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扬州城中,有一位八旬老人,他一直竭尽全力守护着这座城市里的“活化石”。春去秋来,他谱写出一个又一个年轮里的故事。

守住古城的“梦”

古树名木,是古树与名木的合称。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就称为名木。在自古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美誉的城市里,古树名木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扬州的驼岭巷里,有一棵千年唐槐,经过了年的历史,依旧苍劲有力,高耸入云。关于这棵唐槐,传说与成语故事“南柯一梦”有着紧密的联系。故事里的那个男子,便是在这棵树下做了那个流传至今的梦。

一年冬天,这棵千年唐槐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记者:听说有一年的冬天,这棵唐槐表现得特别异常?

孙如竹:是啊。有一天,别人问我,孙老师,你说唐槐是四季常绿的树吗?我一听,这怎么可能呢,槐树是落叶的啊。于是我赶紧去驼铃巷看。还真是奇怪,虽然已经入冬,但远远望过去,唐槐树上是绿油油的。我走进一看,发现树上的叶子早就掉了,挂满了荚果,也就是槐树的果实。不得了!这棵树出了问题了。

记者:树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孙如竹:到了季节,树木结的果实是会自己往下掉的。掉下来干什么?要繁衍后代。掉不下来,说明这棵树的生长能力衰退了,根部出现了问题,水分、养分吸不上去,导致树上挂的果实没有力气掉下来。

记者:后来是您给唐槐“医治”好了?

孙如竹:我召集绿化队,让他们往下挖去了30公分的土,换成了新的土。还熬了十多斤的豆子,给这棵唐槐施肥。这样持续了三年,你看现在,唐槐生长得多好。

记录一座城市的春秋

每个人退休之后,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孙如竹来说,照顾古树名木,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退休后的休闲。

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记录下这座城市中一年四季的树木变化,花开花落。扬州城中的古树名木,对于孙如竹来说,就是他的孩子。

记者:您前后三次参加过古树名木的调查工作?

孙如竹:最早是从年开始的吧。 次调查,我们一组六个人。我代表园林部门,此外还有城建局的代表,以及汶河、广陵、城南、东关这四个人民公社的代表。人民公社,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那时候我们搜集了多棵古树名木的信息,并且对部分树种进行挂牌。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钱,只能挑选部分重点树种先进行挂牌。

记者:我看到您编写的《扬州古树古木目录》,里面收录了棵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

孙如竹:是啊。编这本目录,前后历经了近21年的时间。第二次调查,是80年代末。我又和部分同志对扬州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这一次调查将树龄在70年至90年的古树名木也纳入调查对象中,最终收集了近棵古树名木的信息。 一次调查,是年那次,我们调查的特别仔细,不但搜集了树木的相关信息,并且将每个树种都拍了照,信息也详细了许多,包括树木的高度,冠幅,栽种的地点,长势如何等等。

记者:您退休之后,还编了一份扬州地区主要物种物候期调查报告?

孙如竹:我用了两年时间,天天骑着自行车,对扬州地区多种物种物候期进行为期两年的实地调查,摸清物种的生长规律。对物种的展叶、变色、落叶、开花以及落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算是给城市绿化规划设计、施工一个比较科学的依据。

记者:许多人向您要这份报告吧?

孙如竹:哈哈,是啊。这些年送出去多少份,我都不记得了。有学校的人、园林局的人、绿化队的人……学校的人要去,给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园林和绿化部门,用来合理布局城市绿化。比如,物种展叶一般在3-4月,展叶较早的树种有垂柳、大叶*杨、垂丝海棠、石楠、丝棉木、扶芳藤等等。展叶比较迟的算是*檀,大家都称它不知春,直到7月7日才展叶。叶子变色一般在春、秋两季。春季变色的物种有石楠、红枫、羽毛枫等。秋季变色的物种有银杏、天竹、悬铃木等。有了这些数据,施工布局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依据。

如愿以偿的三个愿望

年,扬州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江苏省第二个“国家森林城市”。在这座绿化规划与城市各项规划同步的城市里,所有的用地都先预留绿化用地,绿化资金也优先安排。孙如竹在二十年前退休时许下的三个愿望,已经如愿以偿。

记者:您在退休前,许了三个什么愿望?

孙如竹:大概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就是希望, ,*府能够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重视程度,希望媒体也能更多地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㈤偅瀹舵瘮杈冨ソ
涓撴不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yf/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