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药不难学白术的名医应用及临床经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中药学》上的功效:补脾燥湿,利水,止汗一、功效来源

1、药用部位白术药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白、香气浓者为佳。

2、气味白术气清香,味甘、微辛。

3、药性来源白术是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也称为“冬术”。

单从采挖时间来看,白术应为寒凉之性,故而《神农本草经》谓之可“除热”;《药类法象》谓之可“除胃中热”;张元素谓之可“除脾胃热”、“主肌热”等;但甘味属阳为温、微辛也属阳为温,中和季节之性后,白术应为温性。,如《本经》中就说性“温”。

4、归纳出功效根能补益,甘味入脾、辛味入肺,故而,白术能补气而增强脾、肺功能;冬季为肾所主,白术为冬季采挖,故而,可入肾。

二、药物炮制生白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健脾和中功效增强。土白术:又名土炒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kg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20kg。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作用增强。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为白术片用武火炒至外面黑褐色,里面棕*色,取出摊晾入药者。收敛止泻作用增强。

三、临床应用

1、补脾白术可治疗因脾气虚弱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单用即可,如《千金良方》中的白术膏,即单用白术熬膏服,以补气健脾。当然,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配伍不同的补气药,如病后元气虚损者,可配伍人参,如《集简方》中的参朮膏;气虚的积食,可配伍枳实,如《兰室秘藏》中的枳朮丸。

对于气虚的便秘,可单用,更可配伍应用,如年《浙江中医药杂志》上董自强等介绍:胡某,女23岁,便秘已有2—3年,需7—8日方解1次,干结如球状,平素自觉腹胀,纳食欠佳。证属脾胃虚弱,津液不足,运化失职所致。予生白术克,粉碎成极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治疗10日,排便改善,1—2日一解,便质变软,腹胀以消,纳食增加。上法续用10日,大便正常,每日一行,余证皆除。更予10日量,以资巩固。用此法治疗虚证便秘20余例,均获良效;年《中医药学报》上刘树民等介绍:重用白术,少则60克,重则—克,治疗脾气虚弱之肠燥便秘多例,均获较好疗效;年的《新医药杂志》里范华光等介绍:用生白术60克,生地*30克,升麻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治疗50例妇科术后便秘患者,其中36例服1—2剂后,开始肠鸣矢气,随后排便1—2次,仅7例无效。

治气虚发渴,张锡纯也谈到: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诊其脉微弱迟濡,当系脾胃湿寒,不能健运,以致气化不升也。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方中白术重用两许,一剂其渴即止。

气虚下血,张锡纯也谈到:一妇人因行经下血不止,服药旬余无效,势极危殆。诊其脉象浮缓,按之即无,问其饮食不消,大便滑泻。知其脾胃虚甚,中焦之气化不能健运统摄,下焦之气化因之不固也。遂于治下血药中加白术一两,生鸡内金一两,服一剂血即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因土克水,故而,用土炒白术,更增加健脾利水祛湿之功能,对于脾虚腹泻,可单用而取效。

对于腹水,可参考年《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上曹可允等介绍的经验:重用白术30—60克,治肝硬化腹水,迁延性肝炎用15—30克,原发性肝癌用60—克。

水湿所致的眩晕,白术配伍泽泻则效更好,如《金匮要略》里的泽泻汤。

对于小儿流涎,可仿年《辽宁中医杂志》上郭剑华介绍的治法:将生白术10克,切碎,放碗中加水适量,蒸汁,或再加食糖少许,分次灌服。治婴幼儿流涎,疗效良好。

对于湿痹,可与祛风湿药配伍,如《金匮要略》里的麻*加朮汤,当然也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如年《中级医刊》里就说对于慢性腰腿疼,李毅介绍:以白术30克,炙穿山甲6克,加入20—30度白酒毫升(以药材浸没为度),加盖,加热至沸后减弱火力,保持微沸至半小时,将药液倾出。依上法重煎一次,2次煎液合兑,早、晚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2—3天,疗效满意。

2、补肺。对于气虚的咳喘: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谈到:一人年二十二,喘逆甚剧,脉数至七至,投以滋阴兼纳气降气之剂,不效。后于方中加白术数钱,将药煎出,其喘促亦至极点,不能服药,将药重温三次,始强服下,一剂喘即见轻,连服数剂痊愈。后屡用其方以治喘证之剧者,多有效验。

气虚的自汗证:《备急千金方》单用白术为末服用,治自汗不止;《全幼心鉴》治脾虚自汗,老小虚汗,单用本品煮服即可;《世医得效方》里的“玉屏风散”就是把白术和*芪、防风同用来治疗体虚的感冒,效果不错。气虚导致的胎动不安证:单用白术粉即可;热重的可配上*芩;气虚严重的,可配伍人参、*芪等。

3、白术可入肾。腰为肾之府,对于湿邪留滞腰部而导致的腰痛,可单用白术以建功,如陈士铎在《本草新编》里谈到“如人腰疼也,用白术 两,水煎服,一剂而疼减半,再剂而痛如失矣”。我在临床上对于寒湿所致的腰腿疼,嘱病人用一瓶*酒和一瓶水煎服90—克的生白术,晚上顿服,效果很好。

四、名医经验1、《名老中医医话》中魏龙骧白术通便秘经验: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下也。此症恒3~5日、6~7日难得一便,大便干结坚如羊屎者,窘困肛门,支撑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临厕便不出。

便秘一症,医书所裁,治方不少。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失效。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致洞泄不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 之类下之”。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他药可也。或曰:“便秘一症,理应以通幽润燥为正途,今重用燥脾止泻之白术,岂非背道而驰,愈燥愈秘乎!”余解之曰:“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g,重则~g,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年6月,患者于某来诊。谓患便秘6、7年。多年来,服汤药数百剂,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知母有之;润下如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有之;泻下如大*、芒硝、番泻叶有之;补益如*参、*芪、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狗脊、巴戟天有之;丸药如牛*解*、牛*上清、更衣丸、槐角丸、麻仁滋脾丸,他如开塞露、 栓等,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不解,颇为失望。余诊之,心烦易汗,寝食日减,脉细,舌苔薄滑。上症皆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当授生白术90g,生地*60g,升麻3g。患者半信半疑,以为仅仅三味又无一味通下药,默然持方而去,实则并未服药。终因便不自下,姑且试之。不期4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为数年之所未有如此之快者。此后,又继服20余剂,6~7年之便秘,竟获痊愈,患者喜出望外,称谢谢而去。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处方以生白术60g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朴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

2、《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上颜德馨经验:古人赞白术云:“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盖言其功之广,好古则称:“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无汗则发,有汗则止,与*芪同功。”张元素称其功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确属经验之谈。余临床探索亦有下列诸胜可供品味:

止血:曾治大咯血患者,气脱频危,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施以白术g,米汤疾火煎服1大碗,药后2小时血止神清,肢和脉起,竟未复发。亦以之治肺结核大咯血,居经不行,每晨晚各以米汁调服白术粉1匙,1个月后血止经行,体渐康复。血证当以胃药收功,土厚火敛,信而有证,可供玩味。

通便:人知白术止泻,殊不知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凡老年人便秘,以白术30g煎汤服之,可治肠液枯燥,使大便通畅。

消肿:白术与赤豆煎服。在自然灾害时期,浮肿病比比皆是,投之多验。

治小儿单纯性泄泻:生白术、生扁豆同煮元米粥,日服2次,颇效。

预防哮喘:夏令以白术煎服,日服2次,培土生金,冬病夏治,常服可控制哮喘病发作。

治耳源性眩晕:白术与茯苓各15g,煎服其汁,有治疗效果。

保健:《神农本草经》曰,久服轻身。寇宗奭称:稽康曰:“……饵术,*精,令人久寿。”余则从“脾统四脏”之理论出发,嘱久病者服之,促进康复,收效颇捷。

3、《何任医学经验集》上何任经验余用白术,认为按仲景诸方用之确当,多有显效。我治肝硬化腹水或妇科卵巢肿瘤等腹水者,病人服西药“双克”后,有四肢怠乏等不良反应出现,常以真武汤方加减,略得小便而腹水缓解,较极度利尿为妥。(1)、以玉屏风散治气虚自汗。*芪1两,白术2两,防风1两为末。若不用全方,单以白术30g煎服亦往往可以得益气、固表、止汗之功。(2)、口腔溃疡,久治不愈。余除用补中益气汤全方之外,仅用*芪、白术亦常能得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之功。对脾虚中气不足者宜之。(3)、白术治脾虚久利比较易见效。而急迫的类湿热之新病泄泻,则宜用苍术10g,薏仁15g同煎服见效快,而用白术反不易见功。(4)、白术安胎,宜与枯*芩、桑寄生合用,远较单味效佳。(5)、小儿流涎。余视其年龄长幼,以白术10~30g蒸水,缓缓饮之,每有捷效。

五、用药注意1、用法用量一般用量为6—12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2、临床注意药理证明,白术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小量能治脾虚泄泻,大量则治气虚便秘,故凡脾虚所致的泄泻、便秘均可配用。3、使用禁忌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附老姬杂谈我在临床上有一单方,治疗胃下垂多人,效果很是不错,一般一次即愈,重者两三次:白术60—克装在洗干净的猪肚中,加适量的水煎煮,不放任何其他东西。喝汤(顿服),能吃猪肚则更好。

年秋天,我的母亲患胃痛,在医院检查,B超提示,中度胃下垂。当时,仿照书本上说的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有效果,但进展缓慢。后又查阅资料,说是加用大量的益母草和枳壳,效果好,于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60克、枳壳60克,胃痛明显好转。

1个月后,因饮食不注意,胃痛又犯了,仿照前面的治法治疗,效果不明显。当时我就想,胃下垂,补气升提为 ;消食导滞之后,胃体负担减轻,升提更快为第二;活血之后,营养物质快速到达胃体,胃体强健为第三,于是,自制药方,补气升提、消食导滞、活血化瘀,用药一周,胃痛明显缓解,继用一周,胃痛消失。

1年过去了,感冒后又吃点凉东西,胃痛又做,刚准备用前法治疗,这时,无意间想到民间一方,就是白术猪肚煮汤服用,据说效果很好。随后,就决定先用这个方法试试,于是,买来一个猪肚子,用克白术填充之后,凉水煮,水开后用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啥也不放,取汤给母亲饮用。没想到,一次就好。

以后,凡是遇到胃下垂的病人,我都用这个办法来治疗,不用辨证,只要是西医上检查出的胃下垂,都可以用。我遇到的重症病人,一般服用3次即愈。两年前,我的岳母也患了胃下垂,我也是用这个办法治好的。

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由于饮食的原因,胃病容易复发,对于胃下垂的复发,这个方法照样可以应用而获效;二是在治病的时候, 用生白术;三是白术的用量,一般是60—克不等,视病情轻重而定。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yf/6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