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说到二月二
你肯定会接一句:龙抬头
二月二又被称为
“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头节”
以示敬龙祈雨
让老天佑保丰收
说到这里
好多和龙有关的中药也齐刷刷抬起了头
目测下面高能辣眼睛
非战斗人士请迅速撤离~
1“地龙”
没错,它就是泥土里的小小“蚯蚓”.哈哈,是不是感觉世界观都被刷新了呢~不过这小小的蚯蚓却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等功能,还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还能显著舒张支气管,抗突变、抗疲劳、利尿等。近年来,有关专家发现,还可用“地龙”治疗高血压、癫痫发作、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等,疗效也很显著。
1“天龙”
有地龙,就有天龙,一个地上跑,一个天上飞~好吧,事实不是这样的,地龙是蚯蚓,而天龙是蜈蚣,蜈蚣可使人中*,也可用来息风镇痉,攻*散结,通络止痛。可用来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蛇咬伤等病。
1“海龙”
“海龙”生活在藻类茂盛的浅海里,常通过尾部缠绕在海藻上。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作用。有实验表明,它能够抗癌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性激素样作用,其乙醇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增加正常雄性小鼠的精子数量和精子存活率;还具有抗疲劳作用,很厉害有木有!是不是感觉又长知识了
1“穿山龙”
你听说过穿山甲,却未必知道穿山龙,你以为它是动物,可它偏偏是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这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草质藤本,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能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咳嗽喘息。在民间常用它泡酒煎服,治疗筋骨麻木、风湿痹痛,那叫一个好,也算是没有辜负“穿山龙”这个响当当的名字。
1“过江龙”
这名字和“穿山龙”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它是石松科植物扁枝石松的全草或孢子。可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利尿,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就冲这赫赫战绩,过江龙的名号也是当仁不让的。
1“小叶双眼龙”
看到它的名字,竟觉得萌萌哒,你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扑闪扑闪一双大眼睛,全身都是小叶子的小小龙,好吧,其实现实是这样的:它是大戟科植物毛果 的叶、根。它的制胜法宝是散寒除湿,祛风活血。所以,寒湿痹痛,瘀血腹痛,产后风瘫,跌打肿痛,皮肤瘙痒这些病找小叶双眼龙没错的!
1“龙齿”
呃,好吧,这是真正的龙族~它来自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伟大的古代医家发现它有镇惊安神,除烦热的作用。可用来治惊痫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或许,它能有此疗效是源于历经千万年的那份从容和淡定吧~
1“伏龙肝”
龙族中药里低调的莫过于伏龙肝了吧,别看它只是烧柴草的土灶灶内底部的焦*土块,本领可不小呢,可以温经止血,主治脾气虚寒,摄血无力所致吐血、便血;可以温中止呕;可以温脾涩肠止泻,也算得上是低调的奢华吧。可惜的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灶被遗弃,现在是遍寻伏龙觅无踪了吧。
1“金边龙舌兰”
其实在南方的庭院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踪影,它叶子的边缘就像镶了金边一样,可能就是这种金边的原因,使得它在龙舌兰科植物中有了润肺,化痰,止咳的药用功效,可用于虚劳咳嗽、吐血和哮喘。更宝贵的一点是它全年都可采,不仅可以晒干用,也可以鲜用,意味着一年四季的随便哪一天只要你咳嗽了,就可以在院子里摘一片它的叶子治病,妙哉妙哉。
1“龙葵”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一种被雷劈了的感觉。是哒,wuli*就演了《仙剑奇侠传》里的龙葵,殊不知,这是一种能清热解*的药用植物,它是茄科植物龙葵的地上部分,路边田野经常可见,对治疗疮痈肿*、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等疾病是极好的。
1“龙须草”
如果你见过这种草的话,一定会认为古人给它取名为龙须草实在太合适了,那一丛一丛,龙选它来做胡须一定会很高兴的,因为如果龙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的话,拔下几根胡须就能治病了~没办法,清心火,利小便就是它的特长,对了,它本名叫灯心草!
1“龙胆草”
龙胆草不过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已。就靠这个胆字,你能否看出它有清肝利胆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龙胆草还有抗菌消炎和保肝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肝炎等症。在临床治疗中还发现,龙胆草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
1“龙眼肉”
你可知道这是南方小孩时不时到柜子里偷抓一把的零食?有点嚼劲,还甜丝丝的,不用吐渣,远胜甘草千百倍嘛!更何况,它还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中医常用来治疗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
看完这些稀奇百怪的“龙”字中药
小中医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中医之路
更加任重而道远了
不过没关系
只要我们能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小编相信
终有一天我们大家都会成为“最强中医人”
排版设计:王凤荣
文字编辑:刘 晶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 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