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虚是气血不足的现象,而心脾两虚又与脾气虚弱有关,心脾两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大家应该重视起来,今天就让小编来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该疾病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司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全身,灌溉脏腑。若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神失其所养,脾气失其健运,则会出现心脾两虚之失眠。临床上此类病人常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精神萎靡,面容憔悴,纳呆便溏等症状。
调理心脾两虚
什么是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一种情况。
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
在日常生活中可见于心悸失眠严重、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心脾两虚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病
心脾两虚的病因有什么?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心脾两虚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正常、过度劳累,如抽烟喝酒,常食高脂肪食物,还有经常熬夜这些不良习惯是导致心脾两虚的主要原因。
当病情严重的时候可导致气虚血脱,这时候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在发现患者患上心脾两虚,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治疗或者调理,避免让疾病恶化。
心脾两虚易失眠
心脾两虚怎么调理?
1.针灸调理
针灸调理适用于大多数心脾两虚患者,针灸主要取穴位置是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等,建议每天进行一次针灸,针灸时间3~5分钟。
灸疗可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灸疗可以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温心脾阳气,补阳气御寒,助肝气生发。
2.药物调理
心脾两虚证的调理以补益心脾为大法,可选用归脾汤。但若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等;若以血虚为主,病变部位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补心丹等。
治法:补益心脾
中药治疗:*芪,*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元肉,甘草等。
人参归脾丸
同仁堂人参归脾丸为口服药物,主要成份是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治疗心脾两虚。
参芪五味子片
参芪五味子片为口服药物,主要成份是南五味子、*参、*芪、酸枣仁(炒)等,具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心脾两虚。
复方扶芳藤合剂
复方扶芳藤合剂为口服药物,主要成份是扶芳藤,*芪,红参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治疗心脾两虚。
天德堂中医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