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九蒸九晒制*精
月8日,天气突然变得寒冷,衡山县开云镇07国道旁的衡岳中药饮片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还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车间里,弥漫着药材特有的香气,夹杂淡淡的腥咸味儿。洗药机将生地*来回冲洗,泥沙沉积在不锈钢水槽里,污水从管道排出,洗好的地*自动倒进大斗中,等待晾干。
一台切片机正在切着一片片类似蛇皮的药材,细看却是已经晒干展平的“地龙”(蚯蚓)。几个工作人员将地龙放进刀口处,刀片有节奏地起落,很快就斩了一大堆。并不太均匀,需要另一人挑出过长的重新切过。相比手工切制,效率已然惊人。
文/王砚
图/陈韵骄
收药:“我们到处处打听哪里拆旧屋建新房,然后开车去买土”炒药机基本解决了火候问题,需要蜜炙的药材也放在类似烘箱的柜子里,令它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蜂蜜慢慢浸透。
公司创立人刘洪亮说:“炒制,机械和手工还是有区别,武火度,一般炭火达不到,最多多度。还有上色,传统方法也不如机械上色均匀。但我们的贵细药材、异形药材还是用手工。”
虽然有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炮制,他还是非常希望能将传统炮制工艺承继下去,公司请了好几个老药工, 留下来的没有几个,“ 的问题就是保守。不愿意带徒弟,还是以前那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点,不肯传授”,这令他苦恼。他严格遵行炮制工艺的规矩,比如炒白术,这是一味健脾益气的药,传统方法是要用“陈壁土”一起炒。“喏,你看,那种没有烧过的土砌的房子,用这种土。”他指指对面一户村民家的旧宅。
“可是现在农村也没有多少这种土坯房子了啊。”我说。想起李穆医生也是因为找不到陈壁土,而改用大米炒白术。
“我们到处打听哪里拆旧屋建新房,然后开车去买土,有一次一下拖来几十吨,都存在库房里了。”他笑着说。
“其实最难找的是‘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发展部经理刘宽余插了一句。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效。
加工地龙
资源匮乏,曾经产量很高的白芨都快没了
刘洪亮明显感到本地药材野生资源日渐匮乏,像白芨,靠自然采挖已经不行,当地人只能腰系长绳从悬崖直坠到山涧才能采到,而白芨曾经在湖南产量很高,一个县一年大概能产好几吨。常见的金樱子也是越来越少,价格看着水涨船高。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精和白芨,距离不远的药园里种着*精和白芨,甚至准备做一个课题研究,将白芨块根冷冻干燥打粉,低温处理,原植物有效成分会更好。
虽然他和他的同学们都是学中医出身,可是对“医”和“药”的深度理解却是在创业之后。他并不认可现在医药分家的局面:“以前医药不分家的时候,医生都是先学制药开始,懂药,就会把用药材原理弄清,现在医药分家后,彼此越来越不明所以,药工在后面只知道茫然地做,医生也只晓得机械地照已有的方子开药,讲不出道理。所以弄得越来越玄乎。
像朱砂,在中药材中,它有镇定安神的作用。曾经有人生病,胡言乱语,心神不宁,来了个道士,用毛笔蘸朱砂在*裱纸上画符,然后烧掉符化水给病人服下,很有效果。大家都以为这是画符的作用,实际上朱砂才是功臣。”
听完 这个故事,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可笑过后,我却深深感到,不知还要走多长的路,才能让传统中医的大智慧完全展露,不再被遮蔽。
白芨
鉴定芦荟与儿茶就连一些专业人士有时也会弄混
省中医附一药剂科的主任药师张裕民打开电脑,翻出芦荟(制)与儿茶的图片,让我辨认。
屏幕上,两张图片都是不规则块状,颜色都呈褐色,一时间很难区别。
“这相似度也太高了!”我嘀咕。
“是啊,就连一些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弄混。”张裕民说,而他最擅长的正是中药材的鉴定。
芦荟与儿茶混淆的情况,有一次让他印象深刻。
一位女士拿着一包药找他鉴定,她认为其中一味药肯定是弄错了。这位女士因为脸上长了痘痘去看中医,医生给她开了清热泻火的方子,其中就有芦荟。吃完几副后,效果很明显,痘痘也在减退,她于是又去开了几副,可这次,她觉得不太对。前几副药味极苦,有拉肚子的现象;而后一次既不怎么苦,也不拉肚子了。
张裕民检查了她带来的药,发现芦荟弄成了儿茶。“凭经验来看,儿茶外形带点红色,芦荟带点绿黑色。它们 的区别在于味道上,尝一尝就知道了,儿茶只有一点涩味,不怎么苦,芦荟特别苦,而且儿茶是收敛性药物,药性和芦荟完全相反,所以那个病人说她腹泻的现象没有了”。
儿茶
芦荟
中药鉴定是门综合性技术。鲜药炮制后,很多性状都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是何首乌。生何首乌是*色的,断面有花纹,主要功效是养血滋阴,润肠通便;但是生何首乌不利长期服用,如需补肝肾必须炮制加工才能服用。炮制方法一般用黑豆汁拌匀,润湿,蒸或炖,直至汁液被吸尽。黑豆有助于解*入肾,使它变成了补益肝肾的药。如果把它掰开,断面仍然是棕色的,这说明炮制不到位,病人吃了就会拉肚子,对肝肾有损伤。他的工作,除了识别假药,还要把炮制不合格的药品挡在门外。
有些传统的炮制方法改为机械化加工后,也给鉴定带来了一定难度。
比如,制天南星和制白附子。它们都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只是不同种,而且药用部位都是块茎,内部结构也很相似。天南星的生药像一只扁柿子,白附子则往下长,类椭圆。以前手工炮制的规例是:天南星一定要纵切,切后薄片呈肾形;白附子要横切,切出来薄片呈类圆形。但现在收进饮片厂,统一上了切药机,再也不分横切纵切的刀法了,辨认起来就难了。
制附子
制天南星
还有家公司送来绞股蓝片,他去检验时总感觉不对。绞股蓝和乌敛梅生长时都有五片叶子,非常相似,两者切片之后相似度更高。他干脆抓了几根放在口里咀嚼,一尝就明白了。乌敛梅刚开始吃的时候没什么味道,淡淡的,但嚼到后面有丝丝酸味;绞股蓝一般来说苦中带甘。为了更确定,他把药材用水泡开,等它在水里舒展开,整个形状更加清晰了,因为可以看见它们各自的茎卷须生长的位置。绞股蓝的茎卷须生长在叶腋间,而乌敛梅则是对生的。
中药辨别真伪,自古即为医家重视,《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记载“真伪新陈”,清代郑肖岩《伪药条辨》序言中云“虽有良医而药肆多伪药,则良医仍无济于事,故良医良药,互相辅而行”。如果不辨真伪,自然也就谈不上“如法炮制、中药妙用”。
讲述:头发做的中药叫血余炭,是最难炮制的药材
口述人:朱四清(60岁,衡岳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老药工)
我今年六十岁,衡山县人,年在衡东县乡卫生院当学徒,当时没有这么多活。医院都能加工炮制,后来逐步不搞加工炮制。医院都还在炮制中药。
我跟着涂和林、杨云成老师傅学习,都是传统做法。像*芩、丹参、柴胡全部要炒,现在不用了,酒炙、醋炙都分开。原来的柴胡有生柴胡,也可以用,但现在必须炮制,制好的药放进一个大瓷坛里保存。
我们先跟着切药师傅、炒制师傅学习。刀工有要求,像槟榔,我们要切一百多片,现在都是用机器切。我最多可以切20多片。衡东当时有“三把半刀”,半把刀,是说一个人只能用好一把刀,铡刀和片刀都用得好的,才叫“一把刀”。我的理论是跟*柏良老师学的,学了两年,白天学习切药制药,晚上要到门店去认药。衡东比较重视传统中医药,我们还参加了培训班,讲义是地方上自己编的。
在我看来,最难炮制的药材,一是血余炭,二是*剧药。
发为血之余,所以叫血余。血余炭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咯血、血淋、利尿等方面。血余炭的制法是把头发捡选,洗净,去掉杂质,晾干,放进锅里,用盖子罩住,周边用泥土密封,泥土里放盐,不让气味漏出来。熬煮过程中,泥土中会渗出像血一样的气泡,一般需要三小时。怎么知道是否炮制成功呢?传统的办法是,在锅盖上放米粒,米粒变成焦*色,就差不多了。打开一看,酥脆,闪闪发光。煅血余炭的那天,厂里根本待不了,气味太难闻了。
衡阳市药监局去年来检测,指定要炮制这个药,检测我们有没有能力,工艺水平达不达标。每种制法挑一个,全程监督。
再说*剧药品的炮制。一般要浸几天,时间长短要掌握得特别好,*性全无就没有药用价值了,但是保留太多,又对人身体有害。我们公司成立一年后才能申请做*剧药。我以前做得最多的是草乌、半夏、白附子。草乌用生姜、皂角、甘草三种一起煮,煮到没有白心,随时用刀切开看看,三小时差不多了。草乌煮之前必须分大小,不能一锅煮。不然有的煮透了,有的还没,*性还保留着。所以,凭经验是一部分,随时抽检也很重要。
血余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