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能够滞留、吸纳,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存储循环的关键一环。
植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在雨水设施中的特殊功能均受到雨水的淹没时间、淹没频率、淹没深度等的影响。因而,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是维持雨水设施性能长期有效的关键。
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海绵城市中植物选择与设计的总体目标是:构建雨水设施稳定的植物群落,使之符合生态和审美的双重要求。
其应用场景分类四种: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城市水系,城市水系中植物应用场景又分为河道和护坡两种。
海绵城市中植物应用场景详情绿色屋顶由植物层、种植土层、排水层、屋面防水层等组成。屋顶花园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要求,如结构坚固,具有承载力和隔水及排水设施等。
1丨选择要求
选择绿色屋顶的植物时,需要考虑几点:
?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植物根系的长度不能超过种植土层厚度。屋顶种植土层厚度一般为10~30cm,为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防水层,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避免选择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
?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选择具有耐空气污染,能吸收有害气体并滞留污染物质的植物;
?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以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
2丨具体应用植物
?浅根性植物如白玉兰、紫玉兰、天竺、杜鹃、牡丹、茶花、含笑、月季、橘子、金橘、茉莉、美人蕉、大丽花、苏铁、百合、百枝莲、鸡冠花、枯叶菊、桃叶珊瑚、海桐、构骨、葡萄、紫藤、常春藤、爬山虎、六月雪、桂花、菊花、麦冬、葱兰、*馨、迎春、鸡蛋花、天鹅绒草坪、荷花等。
六月雪
?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常见的有绣球花、罗汉松、瓜子*杨、大叶*杨、雀舌*杨、锦熟*杨、珊瑚树、棕榈、蚊母、丝兰、栀子花、巴茅、龙爪槐、紫荆、紫薇、海棠、腊梅、寿星桃等,因时因地区确定使用材料。
绣球花
雀舌*杨
?抗风、不易倒伏,同时又能耐短时积水的植物。如大叶胡颓子、胡枝子、锐齿冬青、无刺枸骨、矮紫杉、丛生大叶女贞、法国冬青、大叶*杨、朴树、榉树、*栌、美国红栌等。
胡颓子
?常绿植物如耐冬、山茶、中华蚊母、日本女贞、红豆杉、香樟、杜英、北美栎、广玉兰、榕树、冬青、棕榈、散尾葵、加拿利海枣、桂花、造型对接白蜡、造型*杨、海桐、剑麻、南洋杉、凤凰木、木荷、红花木莲、含笑等。绿地草坪以常绿草坪及麦冬草、佛甲草、果岭草为主。
佛甲草
散尾葵
海桐
此外,屋顶绿化还可根据不同植物对种植基质土层厚度要求,将乔木、灌木进行树池栽植或在绿地进行局部微地形处理。
年,沣西新城在辖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之一——西部云谷园区的2栋楼、约平方米推行绿色屋顶示范项目建设。植物的使用不仅使得园区屋顶景观效果 ,也大大提升了雨水的截留、净化作用。
精心选配佛甲草、景天、细叶芒、马蔺等植物品种,耐旱耐涝、适应性强。目前基本解决了荷载、营养、净化、浇灌等问题。
1丨选择要求
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20cm。在不同下凹深度配植植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耐水及耐旱特性。
?优先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耐短时水淹、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种类;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多种群落结构,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地景观。
2丨具体应用植物
下沉式绿地种植植物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耐涝性的乡土植物,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多种群落结构,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地景观。
?常用的地被类植物为细叶芒、*菖蒲、鸢尾、水葱、千屈菜、萱草、马蔺、斑叶芒、木槿、柽柳、旱柳、白蜡、花叶蔓长春、花叶扶芳藤、大花六道木、毛核木等;
细叶芒
鸢尾花
种植鸢尾的下凹式绿地
?乔木类为垂柳、旱柳、龙爪柳、榔榆、桑、柘、豆梨、杜梨、柽柳、紫穗槐、落羽杉、水松、棕榈、栀子、麻栎、枫杨、榉树、山胡椒、狭叶山胡椒、沙梨、枫香、悬铃木、紫藤、楝树、乌桕、重阳木、柿、葡萄、雪柳、白蜡、凌霄等。
枫杨
棕榈
对于大型绿地项目,将绿地全部下沉的土方工程量较大,费用高,因此建议按照分区域、分路段设计下沉式绿地,利用地形曲直、起伏等微地形变化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海绵城市中植物应用场景详情雨水花园属于生物滞留设施中的一种典型的雨水设施。雨水花园在非降雨期间几乎是干燥的,其植物配置应结合进水雨水水质和水质净化目标。
?选用能有效净化污染源、既耐水湿又耐旱的草本及花灌木植物种类;
?雨水花园一般对景观效果要求较高,可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
?雨水花园在降雨期间水体流动速度较快,所选植物需要拥有较深的根系;
?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
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
常用耐水湿乔木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例如: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等。
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去污性和观赏性。如: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等。
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外来物种,既能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可避免物种入侵。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有效降解污染物质,是选择雨水花园植物的重要标准。
城市水系里需要种植植物的区域有两种:河道及护坡,应根据设计水深和水体污染物的净化目标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
1丨河道
?河道中要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抗水淹的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位条件下,选择合适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完善水生植物群落,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泥土中,基叶挺出水面之上的植物。在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中,挺水植物是最重要的植物材料。比较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香蒲、芦苇、菖蒲、慈姑、*花鸢尾等。
浮水植物:浮水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泥土中,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包括水深1.5-3m的植物。浮水植物在划分水面空间、改变水面色彩、增加水面景观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水中,植株体漂浮在水面上。它多数以观叶为主,随着漂浮的地点的变化,植物可以改变不同水域的水面景观效果。如凤眼莲、水鳖、大薸等。
沉水植物:沉水型水生植物根基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沉水植物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黑藻、苦草、金鱼藻、菹草等。
2丨护坡
河道护坡为湿地水陆交错的地带,是湿地向陆地的过渡区域,处于土壤比较潮湿的环境,也可能周期性地被雨水淹没,适合种植一些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沼生、湿生植物,在岸际可点缀喜水湿的乔灌木。
?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植物;
?耐修剪、耐瘠薄土壤、深根性的植物;
?管理粗放、抗风、抗污染、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河道护坡植物的应用中需要三种类型的植物:
?抗冲击性强、能固土的植物:像狗牙根,高羊茅,黑麦草这几种草籽都具有以上的特点。野芋、紫芋、象耳芋、斑茅、旱伞草、千屈菜、再力花、梭鱼草、芦苇、芦竹、水葱、野灯芯草、香蒲、水烛、慈姑、欧洲大慈姑、菰、石菖蒲、香菇草、*花水龙、水禾、苦草、菹草,以及所有推荐的耐水湿木本植物。
狗牙根
?耐污能力强的植物:姜花、美人蕉、旱伞草、*菖蒲、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鸢尾、芦苇、芦竹、水葱、野灯芯草、香蒲、水烛、菰、*花水龙、水禾、粉绿狐尾藻、苦草、金鱼藻、菹草等植物。
旱伞草
*菖蒲
?在水岸交界处(河道消落带)生长的植物:湿生植物中体量较大又耐水湿的野芋、紫芋、象耳芋、美人蕉、旱伞草、砖子苗的等植物适合消落区应用。挺水植物中,可以在陆地生长的芦苇、芦竹、野灯芯草、石菖蒲、香菇草、金线蒲等植物适合在消落区应用。能够耐受短时间水淹的木本植物垂柳、水杉、池杉、南川柳、水松、落羽杉、枸骨、苦楝、乌桕等植物,可以应用在消落区。
香菇草
野芋
河道消落带至常水位范围内建议选用湿生植物。常水位至50cm水深处建议应用挺水植物。常水位以下50cm~80cm处建议应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建议种植在水体能见度2倍以内的水深区域内。浮水植物在流动的河道内极易快速扩张,避免使用。
目前国内针对海绵城市中植物的功能、选择原则及设计方法等的研究比较滞后,导致在海绵城市的设计实施阶段,往往无法正确的选择植物,及提供适当的生存环境,难以充分发挥植物各自的雨水净化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总结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植物,植物不仅能吸纳雨水,还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存储循环的关键一环。海绵城市植物是景观和功能保证的有效途径。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对植物的研究也将持续推进。
本文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