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令饮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一般于公历9月7-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收清露

我国古代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古人认为秋露具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亦常用露做饮料,如《楚辞》中即有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山海经》记述:“诸沃之野,摇山之民,甘露是饮。不寿者,八百岁。”汉代建有金铜仙人承露盘,魏时铸有擎承露盘的铜柱,都有收取清露的做法。晋代、唐代一般多用清露来润洗眼睛,而且用锦彩制成绣囊,名为眼明囊,或叫承露囊,将其作为互赠的礼物。古人认为,清露的功用往往随附着的植物的特性而异,大抵百花上的露令人养颜;柏叶、菖蒲上的露可以明目;韭叶上的清露可去白癜风等。

北海公园内的铜仙承露盘

露水这么神奇的功效,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呢?现代医学理论中并没有相关内容。露水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植物上,植物渗出的某些对人体有益的化学物质或许会融入露水,但是远远达不到能够治病的剂量。另外由于百姓对于植物的认识不足,很可能将某些有*植物——比如滴水观音的汁液当做露水收取,引起接触部位肿胀麻木,甚者中*。收清露可以看做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人们会附着很多美好的期望在其中。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了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可以滋补身体,使人不会得关节炎。

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十样白炖番鸭

温州瑞安、平阳和苍南等地民间,人们于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用来煨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浙南瑞安、平阳民间的“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关于“十样白”是哪“十样”?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药店里常见的白茯苓、白百合、白扁豆、白山药、白芍、白莲、白芨、白茅根、白术、白晒参等,一说是温州山里常见的毛乌口树(白过冬青)、楤木(白百鸟不歇),五加(白路刺)、扶芳藤(白对叶肾)、紫茉莉(白胭脂)、昆明鸡血藤(白皮血藤)、单叶铁线莲(白雪里开)、白杨梅树根、牛膝(白土牛膝)和白花杜鹃根等。但不管是哪个版本,“十样白”都是十种名字带“白”字的草药,与“白露”字面上相应。当地群众在白露时节或入冬后采集这“十样白”,配鸭炖服,据说可治腰肌劳损,白带,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平阳县怀溪镇四面环山溪流交错。这里饮山泉、扒虫子长大的放养番鸭非常有名,饲养环境、饲养方法和烹调方法都很独特。十样白炖番鸭这道菜,鸭子是要现杀的,先炒后煮,其中的关键是用柴火烧和控制火候和时间;用的配料是农家酿造的红曲酒和嫩姜。把握这些细节关键,才成就了鸭肉有嚼头,纤维细致,鸭汤浓郁中带着清甜的怀溪番鸭。

南京人在白露这天用餐时,同样讲究“十样白”,只不过是菜中都含有“白”的元素。“水八仙”中多数都带“白”:茭白领头,茨菰、莲藕同为白色,还有荸荠肉、菱角肉、鸡头米,亦皆为白色。荤菜有白鱼、白鳝、白斩鸡等。蔬菜就更多了,白萝卜、大白菜、白蘑菇都可以。所有这些,可以分门别类烹制成多样美食,也可以多样“白”相聚合做一盆大菜。实在不行,来一个“白果炖豆腐”,白果音同“百果”,就算一百种“白”了。

白露酒

江南一带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白露酒的主要原料就是一些糯米、高粱等五谷杂粮,这种酒的性质温和,非常适合在秋天喝。每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用白露酒来招待客人。

喝一口白露酒,是一件美事。白露酒,就是江南人口中的“酒酿”。在古时,江苏浙江一带乡间,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谷物酿酒,用以待客。除此之外,白露酒还有寄乡思之意。外出的游子,每每行李中便有一壶乡酒,想家的时候,把酒壶取出,温热,炒点下酒菜,美美地闷几口,思乡的愁绪随即浓郁。提前酿下的酒酿,在开坛的瞬间,酒酿那独特的香味扑面而来,浓郁醇香。看着圆圆的米粒漂浮在清澈透明的酒面上,不禁让人食欲大增,恨不得立刻感受那颊齿留香之感。

湖南一带也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糯米酿制成的米酒甘甜芳醇,是酒精含量不高的养生之品。糯米酒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对于经络不通的人来说,糯米酒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不妨亲自酿一瓶来过白露。

白露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久远。

《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也。”

渌酒均系传世美酒。《晋书·武帝纪》:“荐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

《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现在程酒一般喝不到,要逢婚嫁喜庆或者款待贵宾,主人才肯拿出来喝。

白露茶

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点。如果说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气,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则是一种浓郁的、醇厚的味道。经过了一夏的煎熬,茶叶也仿佛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这时的茶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积攒着香醇和清苦,喝起来令人肺气肃降。一些喜欢喝茶的人都对白露茶十分喜爱。老南京人爱喝的正是白露茶。南京江宁区盛产绿茶,白露前后农人把茶叶采下,单芽无叶谓之龙针,一芽一叶谓之龙毫,制成的白露茶香气高长,入口甘醇。喝白露茶的传统沿袭下来的不多,现在的年轻人对它已经知之甚少了。

龙眼·石榴·鳗鱼·红薯·枣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白露节气时的龙眼,个个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这个时候吃龙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除此之外,龙眼还有多种美容养颜的功效,对人的身体十分有好处。

白露节气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 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在瓯江口外的温州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红薯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食材,有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的功效。多吃一些红薯还能减少得肠癌的可能性。

白露枣

农谚有“白露打枣,秋分卸梨”之说。白露时节,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和新疆等地的枣都争相挂果。用当代 作家路遥的话描述陕西省*原地区白露时节的枣,便是“在*叶绿叶间像玛瑙似的闪耀着红艳艳的光亮”。将枣子打下,除了当鲜果吃,还可以晒成果干,让甜蜜在阳光的帮助下凝聚。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枣,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竹竿打枣,只是用力要轻,以减轻对枣树的 ,否则来年枣树产量就堪忧了。新鲜的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被称为天然维生素C丸。白露吃枣正当时。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tp/4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