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园林植物也开始逐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此时的园林植物也很容易遭受到多种害虫的侵害,因此在这段时间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现将几种春季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尺蠖(食叶类害虫):
别名吊死*、量步虫、拱拱虫。尺蠖是鳞翅目,尺蛾科害虫。尺蠖幼虫的体色似变色龙,可呈绿色、黑色、褐色等,其中以褐色最多。尺蠖幼虫以蚕食冬青、丝绵木、扶芳藤、*杨、国槐、龙瓜槐、刺槐、樱桃、桃树、杨树、柳树、桦树、朴树、香樟、白榆等园林植物叶片为生。尺蠖幼虫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至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被尺蠖咬食过的树木无叶光秃,林木一片枯*,好像火烧,对园林苗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同时危害性也是相当大。
尺蠖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尺蠖一年发生多代,一般年份发生3代,以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4月中旬左右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卵产于叶背,单产;幼虫孵化后隐蔽在寄主叶片背面,剥食叶肉,并能吐丝下垂,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在叶背或土表和覆盖物间吐丝化蛹。
防治方法:
1.消灭虫蛹:在尺蠖越冬代化蛹期和 代幼虫化蛹期,结合冬季清园或中耕除草,在树干周围进行翻耕2至3厘米深的土层,以杀灭在土中的蛹体。可结合平常的耕管、施肥等,用小耙将蛹收集或深埋土下,进行捕杀。此外,在第1、2代幼虫化蛹前,用薄膜铺设在树干周围,上面再铺一层6至10厘米厚的松土,诱集幼虫入土化蛹,以利集中灭蛹。
2.人工捕杀:由于尺蠖的幼虫体型较大,活动并不是十分活跃,中龄后的幼虫易被发现,因此,在发生量不多时,可采用人工捕杀成虫。 在4月份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于清晨组织捕杀。
3.黑光灯诱杀:在各代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捕。
4.喷药防治:在病虫发生初期,用林帆林虫净将药剂稀释-倍液均匀喷雾即每瓶兑水-公斤水均匀喷雾。
二、蚜虫(刺吸式害虫):
又称腻虫、油虫、蜜虫。蚜虫属同翅目,蚜科害虫。蚜虫的种类很多,通常有绿、*、黑、茶色之别。三色堇、郁金香、百日草、金鱼草、大丽花、瓜叶菊、香石竹、牵牛花、米兰、茉莉、木槿、紫荆、碧桃、寿星桃、紫叶李、含笑、梅花、大叶*杨、扶桑、石榴、菊花、栀子花、金银花、夹竹桃、月季、仙客来、风信子、令箭荷花、榆叶梅、贴梗海棠、天竺葵、羽衣甘蓝、蒲包花等园林植物都容易受到蚜虫的危害。蚜虫多成群聚集在植株的芽、嫩叶或嫩枝上,用其刺吸式口器不停地吮吸着植物的汁液。当其侵害植物叶片时,被害植物叶片向背面反卷并干缩,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削弱其功能,对生长极为不利,严重时,致使新梢叶片全部扭卷成团,甚至干枯脱落,不仅对树木当年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对以后的花木分化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遭到蚜虫侵害的植株会出现枝叶发*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朵褪色,严重的时候整株植物甚至都会萎蔫死亡。蚜虫成虫具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的个体。具翅型的成虫有翅2对,膜质透明,前翅大,后翅窄小,脉序较简单。触角节状,具感觉圈,其数目、形状和分布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腹部第6节背面有腹管1对,腹管的大小、形状也是分类的特征之一。腹部末节背片延长成尾片,尾片的形状不一,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若虫与无翅型的成虫极为相似。蚜虫每年发生多代,常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不过蚜虫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一般还是以孤雌生殖为主,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往往很快。蚜虫性喜干燥温暖的环境条件,所以在春季和夏季蚜虫发生最为猖獗,常见其群集在嫩梢幼叶上进行侵害。
防治方法:
1.人工诱杀:在蚜虫开始过冬前,在树干上缠些草绳,人为地制造些缝隙,引诱其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进行处理,这样就能达到消灭越冬蚜虫的效果。同时在平时也可结合修剪,将受害严重并已卷叶的枝条剪掉,清除蚜虫。
2.*色板诱杀:利用蚜虫有趋向*色的习性,可以用*色板,在*色板上涂粘油物,振动植物使有翅蚜虫飞向*色板,粘着在*色板上而死亡。
3.保护天敌:利用蚜茧峰、食蚜蝇、草蛉、瓢虫、小花蝽、步行虫和寄生菌等天敌,可大量消灭蚜虫。
4.化学防治:在病虫发生初期,用林帆林虫净将药剂稀释-倍液均匀喷雾即每瓶兑水-公斤水均匀喷雾。
三、介壳虫(刺吸式害虫):
介壳虫,又称树虱子。介壳虫是同翅目,蚧科的害虫。常见有盾蚧、蜡蚧、绵蚧、粉蚧等十多种介壳虫为害。在万年青、冬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杨、广玉兰、桂花、梅花、蔷薇、月季、香樟、大叶女贞、石楠、西府海棠、杨柳、含笑、海桐、榕树、茶花、牡丹、苏铁、米兰、扶桑、紫薇、夹竹桃、变叶木等植物上都发生较为严重。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 使得被害叶片*化脱落,严重时枝叶上布满介壳虫,造成枝梢干枯, 直至全株枯*致死。由于介壳虫的成、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这种蜜露还可以诱发烟煤病。介壳虫的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其产卵量大,春季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左右,介壳虫的卵产于白色卵囊中,若虫孵化后,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介壳虫一年发生3至5代。大多是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第二年3月份开始产卵为害。雌虫、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新枝阴面群集为害,雌成虫固定取食后,终身不再移动,并分泌蜡质,形成卵囊。介壳虫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干热对介壳虫的生长发育不利,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植株枝叶茂盛、封闭也是介壳虫滋生的有利条件。因此,在春、夏季介壳虫发生较为严重,常常见其在园林植物的枝叶上进行侵害。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引进苗木的时候,应加强检疫,发现有介壳虫应及时处理,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介壳虫进入苗圃及园内。
2.人工除虫:冬季对植物进行整枝修剪时注意及时修剪介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从而减少虫口的密度。对植株枝叶生长密闭的部分进行修剪,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使环境不利于介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及时销毁掉修剪下来的含有介壳虫的枝叶。对个别受到介壳虫侵害的植株可以进行刮除,去除虫体。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天敌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4.药剂防治:在介壳虫幼虫盛发期,选无风晴天用罢蚧-倍液对着枝干上的虫体均匀喷雾,即每瓶毫升可以兑水80-公斤。
四、星天牛(钻蛀类害虫):
此虫俗名树羊、花牯牛,幼虫俗名盘根虫,以幼虫钻蛀危害成年树主干基部和主根,破坏树体的养分和水分的输送,以致树势衰退,重者全树枝叶发*而死,为柑橘主要害虫之一,还能危害桃、梨、苹果、枇杷、无花果、苦楝等多种果木。一年发生1代,11-12月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冬,4月下旬化蛹,5-6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最迟可至7月下旬,以5月底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一雌虫产卵约70多粒,产卵日期约1个月。卵期9-14天,幼虫期长达9-10个月,蛹期20-30天。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使树木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减少成虫产卵。对受害严重的衰老树,及早砍伐处理,减少虫源。
(2)在成虫大量出孔时,利用中午栖息特性,捕杀成虫。
(3)6-8月间检查树干,发现虫卵及幼龄幼虫可用小刀刮杀,刮口涂以浓石硫合剂。幼虫初发期,及时扒土,检查虫孔虫粪,消灭幼虫于皮下初期危害阶段。
(4)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用钢丝钩杀幼虫。也可用林帆蛀虫净插瓶进行防治。
五、*地老虎(地下害虫):
*地老虎A.segetumSchiffermiil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辽宁、四川、江苏和浙江等地,以气候干燥、雨量稀少的地区发生严重。为害扁柏、罗汉松、柳杉、冷杉、萱草、大丽花、草坪及多种花卉、果树植物的幼苗。为害状与小地老虎为害状近似。成虫体长为18毫米左右,翅展为42毫米左右,体灰*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上有褐色双线,剑纹小,有黑褐色边。环纹黑边,中央为黑褐色点斑。肾形斑棕褐色,有黑色。后翅白色半透明,翅脉清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 2毫米,土*色。背中线与气门线浅褐色,体两侧有*褐色斑,臀板中央有*色纵纹。蛹*褐色,5-7腹节背面前缘密布刻点。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糖醋酒液诱杀成虫(红糖6份:醋3份:白酒1份,加少量胃*剂,再加适量水)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食虫益鸟、步行虫、蟾蜍、小茧蜂、姬蜂、寄生蝇和菌类等。
(3)消灭虫源:杂草是地老虎产卵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食料,所以加强田间中耕除草,可大量降低虫口密度。
(4)药剂防治:胸径在10公分以下的苗木,可在根部开直径40-50厘米的环形土沟,深度在5-10厘米,用地虫消稀释-倍液进行喷雾,每瓶可喷10-12棵,然后浇水覆土;直径10-15公分的,在树根部开60-80厘米的土沟,每瓶可喷施6-8棵;直径在15公分以上的大树,要开-厘米的土沟,每瓶喷施2-4棵。
热点文章1、危害草坪的害虫种类及防治
2、法桐袋蛾的防治
3、白粉虱的防治
4、斑衣蜡蝉的防治
想了解更多苗木、草坪除草及园林病虫害防治相关植保问题,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