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纹饰上的12种中国文化

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文学家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不同的纹饰有其独有的韵味,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01

婴戏纹

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多描写儿童的娱乐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中国很早已有绘画婴孩的传统,当然,古代每家每户都是期盼儿孙满堂的,如果养得起百子千孙他们都收得下,所以这怕是除了龙凤以外 的吉祥物了。

在唐宋时期婴戏的绘画技巧渐趋成熟,能考证到的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金时期,使之成为中国绘画中极受欢迎的画类。

2

渔家乐图

“渔家乐”图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现,均为表现渔家劳动欢快的场景。印画在瓷器上,颇有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寓意。

除了想要多子多福,劳动人民的主题就是体现劳动场景了。其实可以猜得出来,下田耕作的图样肯定也是很流行的。

3

仕女图

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有游园的,执扇的,乘凉的,戏婴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画一个仕女。飘逸凌云,形象优美,画笔传神,栩栩如生。

在中国,仕女图并不少见,在工笔家精巧的手艺下,一个个体态迷人、神情优雅的女子跃然于茶器之上,品茗之际顺便能欣赏美人,也是古人风雅情趣的一种吧。

4

鹤纹

瓷器上的鹤纹初见于唐代,但为数甚少。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群鹤飞舞以及飞鹤与古图案相间的画面。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项鹤。

因其体形优美,潇洒秀丽,常为文人墨客诗画题材。又因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绘有鹤纹的瓷器,多用作祝寿的礼品。

5

鹿纹

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6

花鸟纹

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面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7

鱼藻纹

“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鱼纹种类繁多,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8

缠枝纹

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 、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那个时候这些植物都是吉祥花草。

9

牡丹纹

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明清两代的牡丹花纹更加丰富多彩。

和瓷茶具富贵添香

10

莲花纹

莲花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莲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

和瓷办公套装和衷共济

11

岁寒三友

松、竹、梅称“岁寒三友”,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则常用作瓷器的装饰图。

12

山水画

在元青花、釉里红中,山水画开始显露头角。明代民窑青花,山水装饰已矗立于陶瓷艺术之林。山川乡气、楼台亭阁、田园风光、庭园小景均饶有情趣,且笔势洒脱,意境深远。清雍正、乾隆以来,多仿宋、元、明、清诸名家绘画笔意。御窑制作大多工整精细,而民窑产品则有明显的装饰性和质朴的民间风格。在画风上,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画中的山石,山石呈劈开的片状,系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而雍正时期,则逐渐改用“披麻皴”,这是绘画界追随元代四王画派对制瓷工艺的影响。乾隆时期山水画的题材大量减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人园钵之类,用写实的手法画在瓷器上。

瓷器是千家万户之所需,我们不能小看古代陶瓷的纹饰所表达的民俗信仰的内容。通过耳濡目染,成为人民普遍的信仰和追求。它参与了一个民族的心理改造,其重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更多产品资讯,请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pz/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