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概念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感觉如坐车坐船之中,外界景物旋转不定,或伴恶心呕吐、耳鸣,甚则昏晕欲倒。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偏嗜、久病体虚、劳欲过度而致肝脾肾功能失调,肝阳、痰饮上扰,或阴精气血不足,脑失所养,而发生眩晕。
本病与西医学所讲的眩晕含义基本相同。凡以眩晕为主的疾病,如梅尼埃病、内耳迷路病(眩晕综合征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神经官能症、贫血、心脏病、低血糖等,可参照本病辨治。
02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四类证候。
一、肝阳上亢证头晕眼花,甚则头目昏胀且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目赤干涩,耳鸣面红,性情急躁易怒,睡卧不宁,心悸怔忡,肢体麻木,咽干口苦;舌质红,舌苔*,脉弦数。以眩晕、咽干口苦、与情志有关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平肝潜阳。
二、痰饮中阻证目眩,头重,昏蒙,目视昏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少,嗜睡,或多梦惊惕,心烦,口苦,嘈杂;苔白腻,脉濡滑。以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化湿祛痰,健脾和胃。
三、气血亏虚证时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或萎*,唇甲不华,皮毛不泽,心悸失眠,神倦懒言,语声低微,饮食减少,消瘦便溏;舌质淡,脉细弱。以时时眩晕、过劳更甚、少气懒言、面色苍白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补气养血,健运脾胃。
四、肝肾阴虚证眩晕久发,目花视糊,体质消瘦,精神委顿,不耐劳累,腰酸腿软,健忘少眠,耳鸣失聪,遗精,五心烦热,颧红,唇赤,口燥咽干;舌质红,脉弦细。以头目眩晕日久、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补益肾水,育阴潜阳。03对症选药
一、肝阳上亢证①脑立清丸;②全天麻胶囊;
③眩晕宁颗粒;④天麻首乌片;
⑤养血清脑颗粒;⑥天麻头痛片。
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其症重者,可用脑立清丸合天麻首乌片。脑立清丸、天麻首乌片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合方5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天麻首乌片1次。
方1:桑叶10g,菊花10g,钩藤15g(捶碎)。
方2:决明子15g(捶碎),钩藤15g(捶碎)。
方3:菊花10g,刺蒺藜10g,钩藤15g(捶碎)。
方4:天麻10g(片),钩藤15g(捶碎)。
方5:桑叶10g,菊花10g,蝉蜕10g。
二、痰饮中阻证①眩晕宁颗粒;②二陈丸;
③蛇胆陈皮胶囊;④香砂平胃丸;
⑤越鞠二陈丸;⑥绞股蓝总苷片。
痰饮中阻所致的眩晕,其症重者,可用眩晕宁颗粒合二陈丸合蛇胆陈皮片。眩晕宁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合方5取汁冲泡,送服二陈丸、蛇胆陈皮片,早、午、晚各服1次。
方1:陈皮10g(撕碎),砂仁6g(捶碎),厚朴6g(切丝)。
方2:合欢花6g,扁豆花6g,厚朴花10g(捶碎)。
方3:石菖蒲8g。
(石菖蒲)
方4:白果10g(捶碎),红枣10枚(切开,去核,切片)。
方5:半夏10g(捶碎),天麻10g(片)。
三、气血亏虚证①归脾丸;②复方扶芳藤合剂;
③人参归脾丸;④当归补血口服液;
⑤八珍颗粒;⑥十全大补口服液;
⑦人参养荣丸;⑧阿膏三宝膏;
⑨阿胶益寿晶;⑩阿胶补血膏;
(11)驴胶补血颗粒;(12)复方阿胶浆;
(13)山东阿胶膏。
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其症重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3取汁送服,早、午、晚各服1次。
方1:*芪30g(片),当归6g(切片)。
方2:*参15g(切片),枸杞子10g。
方3:枸杞子30g,龙眼肉30g。
方4:*芪15g(片),天麻10g(片)。
方5:酸枣仁15g(捣碎)。
四、肝肾阴虚证①杞菊地*丸;②六味地*丸;
③归芍地*丸;④首乌强身片;
⑤二至丸;⑥肝肾滋;
⑦补肾养血丸;⑧肝肾康糖浆;
⑨左归丸;⑩肝肾膏;
(11)杜仲补腰合剂;(12)健步丸;
(13)七宝美髯丸;(14)无比山药丸。
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其症重者,可用河车大造丸合肝肾滋合龟鹿二仙膏。肝肾滋、龟鹿二仙膏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合方4取汁冲化,送服河车大造丸,早、晚各服1次。
方1:墨旱莲15g,女贞子15g(捶碎),桑椹子10g。
方2:地骨皮15g,麦冬10g,生地*10g(切片)。
方3:何首乌15g(捶碎),枸杞子15g,菊花10g。
方4:桑椹子15g,菊花10g,天麻10g(片),枸杞子15g。
方5:麦冬15g,乌梅10g(捶碎)。04小结1.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肝阳上亢证宜 脑立清丸;痰饮中阻证宜 眩晕宁颗粒;气血亏虚证宜 归脾丸;肝肾阴虚证宜 杞菊地*丸。各类证候的眩晕,均宜采用成药配伍与药茶送服,以提高疗效。平常可选用各证项下的药茶泡服。
2.注意事项: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眩晕的重要病因,因此,精神调养是护摄眩晕的关键举措。患者应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开导,自寻乐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情志过度波动,保持心胸开畅,乐观愉快,服用药物才能提高疗效。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更多精选食疗美容
《神农本草经》
素食食疗课
关于课程,欢迎(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