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时节,穿行于狮城大街小巷,千年古运河缓缓流淌,沿岸绿树成荫,景致优美。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犹如置身一座大公园。 透过这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我们听到的是沧州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铿锵脚步声。 去年以来,市委、市*府带领狮城儿女坚持生态优先,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治污攻坚初见成效,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大势所趋。全年完成造林53.1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75%,我市规划区内新增绿地面积.37公顷,PM2.5浓度年均值为每立方米65.56微克,同比下降4.3%。截至目前,沧州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9%、38.27%、11.11平方米。 古城沧州,已成为一座有特色、有品质、有生命的现代栖居之地。
绿化惠民,巧手绘制厚重的绿色底纹
建设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绿化一座城市,就是编织一个梦想。 一座城市是需要梦想的。“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守住生态底线,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市第九次*代会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着重阐释。一年来,“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广泛 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民心所向。基于此,去年以来,市委、市*府切实把造林绿化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相继印发《沧州市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沧州市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和《沧州市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围合区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和工作目标;市县两级全力实施“一把手”工程,大力开展绿色沧州攻坚行动,通过明责加压、创新机制、督导检查等有力措施,确保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全年完成造林53.1万亩,其中:完成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造林11.6万亩、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围合区绿化工程造林2.4万亩;完成廊道绿化公里、造林4.36万亩;绿化河渠公里、造林1.3万亩;新建和完善万亩大方31个、造林28.6万亩;村庄绿化植树万株。 虽现处寒冬,漫步狮城,也随时都会有种人在画中游的错觉。
市区主干道路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的原则,做到道路绿化与市*道路同步施工,种植完成万荣公园北规划路、万荣公园西门规划路、一中前街等7条道路绿化。目前,形成多条以国槐、白蜡、法桐、千头椿等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的林荫路,构筑道路绿化框架体系。 在绿色廊道建设上,我市除两侧各栽植米的绿化带外,在高铁站、高速公路各出入口、交通枢纽等重点节点、道路两侧,各规划建设宽度不低于米的绿化带,形成绿树环绕的景观效果;在环中心城区高速合围区,形成绿环绕城、绿带交织、绿园点缀、满目葱绿的格局;在不同立地条件的区域,合理选择适宜树种,适当种植灌木,点缀花卉,努力打造风格迥异、景观凸显的绿化景观。
深入推进市区裸露地块补植增绿工作,在重点路段和区域铺设草坪,在林下种植麦冬、扶芳藤、马蔺等耐阴品种,有效解决了*土裸露、绿地斑秃等现象。去年以来,累计补植乔木1.7万株、灌木绿篱93.6万株、草坪草花79万平方米,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景观效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县(市、区)绿化也在近几年的基础上高歌猛进。一座座“绿树成荫、芳草满地”的县城,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与中心城区形成了良性互动。
任丘市乡乡有万亩大方,处处有精品亮点,其中出岸、青塔、七间房、议论堡、麻家坞、鄚州等乡镇种植文冠果、观赏牡丹和油用牡丹5万多亩,培育优质园林绿化苗木2.5万亩;石门桥万亩大方种植海棠、栾树、复叶槭等亩,成为全市绿化的样板工程;
肃宁县在西绕城两侧发展高标准园林式苗木产业基地,以彩叶花卉、观光旅游和休闲养生为目标,打造了亩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林苗一体化林业产业基地;
东光县全力推进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按照“只做增量、不做减量”的要求,努力将绿化范围向纵深发展,仅一个月时间就流转绿化用地8.16万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2万份,秋冬全县完成运河沿线造林6.15万亩; …… 广植树、多造林,绿意满城乡。如今,无论置身于市区,还是置身于公路沿线、农村,郁郁葱葱、绿树掩映的现象随处可见,已经成了沧州一道道靓丽风景。
满城皆园,让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望成真 深冬时节,沿流经我市的大运河沿线一路行驶,随处可见的是刚刚培土新栽的小树,整齐地矗立在运河岸边,一眼望不到边际,很是壮观。随行的市林业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待到春暖花开时,这里将变成一片绿洲,成为狮城百姓又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自去年9月我市启动实施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以来,沿途各县市积极行动,全力攻坚,三个月时间完成造林面积11万余亩,书写了又一个沧州绿化奇迹。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是打造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兼具“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截至目前,建成区共有各类公园22个,其中综合性公园6个,专类公园12个,带状公园4个;96个街头游园均匀分布,40余条道路和5个出入口也是绿意盎然。抬头见绿、起步闻香,绿随路至、人到景到。悄然间,一条条城市绿脉在狮城延展开来。 推开窗户,就能见到青翠的树木、嫩绿的青草、怒放的花朵;每天傍晚,都能和家人一起,漫步在遍布绿植的庭院。如今,对于沧州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享受舒适生活的一部分。
以往市区东部绿化相对薄弱,而如今,新华区万荣生态休闲公园,已种植法桐、白蜡、国槐、千头椿、紫叶李等20余个品种的树木近30万株。待公园全部建成后,据估算,平均一天可吸收 化碳.6吨,释放氧气.2吨,成为城市东部的天然屏障、生态绿肺。不只万荣生态公园,去年动物园开园,油松、雪松、槐树、法桐、白蜡、合欢等几百种乔灌木遍布园区,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26.7公顷、水系面积1.6公顷,又为沧州市民提供了一个赏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东部老城区的绿量和景观效果大幅提升的同时,西部城区也正加紧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相继改造提升植物园、人民公园、九河东游园等19个公园游园,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法,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实现“米见绿、米见园”。 不只是中心城区,各(县、市)也都以创建国家、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建成区公园绿地建设水平。秉承“高品位、创特色、上规模、出精品”的建设理念,建设了一批符合时代特征和反映本地特色的公园绿地。 献县做足水系文章,依托县城周边的滏东排河、北排河、小屯干渠、滹沱河故道和黑龙港河西支流,加大水系改造、扩宽、贯通,并同步修建滨河步道、休闲广场、景观绿化和喷泉水景等民生工程,建成环城水系景观带。 河间景和,依托农业种植,用各种苗木景观将三大园区紧密相连:京南牡丹生态园,鲜花怒放,树木葳蕤,令人心旷神怡;丰尔庄园,乘上皇家马车,观美景,听音乐,如入世外桃源;意馨生态观光园,幽幽荷塘、民俗博物馆、百姓大舞台,处处彰显纯朴的乡土气息; *骅突出坑塘改绿工程,通过对废弃地、垃圾地等加以改造提升,实现污水入网、雨污分流,同时,因地适宜栽植适合生长的各类苗木,打造出靓丽的景观效果,总面积1亩的88个街头游园均匀分布在城区。 ……
绿树成荫花满城。悄然中,沧州已变成了一座大公园。多姿多彩的游园广场、绿意盎然的庭院小区、宽敞洁净的林阴道、清澈见底的古运河,一个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展现在世人面前。
治理修复,构筑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留得青山绿水,方能永续发展。基于此,我市在生态建设上做“加法”的同时,还着力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努力让沧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同比下降32.1%!“蓝天白云明显增多了”,进入秋冬季以来,人们感觉呼吸更加清爽舒畅,“雾霾”降临的天数也越来越少,“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但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谋划,多措并举,上下一心,全民动员,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人人参与的治理大气污染攻坚战在狮城大地打响。 减煤——全市气(电)代煤共改造9万户,改造火电机组5台,市区建成区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县城和城乡接合部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台,蒸吨,取缔散煤经营网点户,煤质抽检覆盖率%。 治企——家“散乱污”企业已全部整治完成、家VOCs排放重点工业全部完成达标治理任务,错峰生产企业共计家,新华区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和献县恒通炉具厂完成退城搬迁。去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8万人次,检查企业余家次,取缔关停企业家,限产停产企业余家。 抑尘——全市在建工地项目个全部达标,市区51个建筑和市*工程项目全部安装视频监控,主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分别为86.5%和70%以上。 控油——坚持远端分流、严格管控,减少过境大型车辆尾气和扬尘污染,渤海、长芦、海河等主干道日均流量下降80%。同时,针对小型汽车,采取“一点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已整改乱点、堵点39处,通行效率提高15%以上。此外,严厉打击销售不达标油品行为,目前已抽检全市个加油站点中的个,共抽检批次,对8个加油站点进行处罚。 …… 与此同时,聚焦民众利益攸关的环保问题,我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热点网格监管“工作平台+手机APP”双渠道管理模式,实现了数据实时查看、问题 推送、结果快速反馈、问题持续跟进、考核评估预警、人员精细管理等六大功能;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促进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投资万元,建成市区大气污染 监测平台,对个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企业污染排放状况实施 监控、靶向治理;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系列举措,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的现实变化,让大家纷纷给沧州的生态环境建设点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每一名沧州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开始,为狮城的碧水蓝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是很不明智的。”面对不断严厉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盐山县小庄乡西宋村拆除了每年为集体创造20余万元收入的砖厂,利用旧址和周边土地,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天近千人。在生态上做文章,以休闲聚人气,在沧州,像西宋村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沧州也因此更添“颜值”,更具魅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市委、市*府的奋斗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美丽沧州的生态底色日渐亮丽。 沧州,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向着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进发。
来源
沧州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