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栽种在城市各个角落,在公园里、在小区内、在花店里……给市民百姓的生活带去乐趣与生机。但有一种绿植,它既没有多姿多彩的颜色、也没有茂盛的身姿和馥郁的芬芳,市民甚至只能远远观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它就是垂直绿化。在高架桥柱、小区外墙、沿街围栏等地都有它“低调”又“顽强”的身影。普陀区垂直绿化面积多、分布广随着城市可供绿化用地紧张,垂直绿化逐渐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百搭神器”,它不仅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绿色景观,更具有降低污染、隔绝噪音的生态功能。早在年,普陀区就开始种植垂直绿化,数据资料显示,垂直绿化面积从年的平方米增长至年的12.21万平方米,约3个长寿公园的占地面积。最近6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面积不少于平方米。此外,普陀区还有根高架桥柱垂直绿化。桥柱垂直绿化在金沙江路、中潭路等光照条件良好的道路上,垂直绿化主要有藤本月季、风车茉莉、十姐妹、凌霄、紫藤等近20个品种。而在光线较弱的桥柱、背阴面则设计为耐阴植物如常春藤,扶芳藤等。在普陀区真北路中环高架段(梅川路-汶水路)处,桥柱垂直绿化采用了金属浸塑网片,抱箍采用不锈钢条,普陀区绿容局协调养护单位采用26米直升高空升降车机械挂网作业。目前,该路段绿化最高已达26米,是普陀区垂直绿化的“天际线”。记者从普陀区绿容局了解到,普陀区的垂直绿化保有量处于全市发展前列,其中垂直绿化发展还列入了《普陀区绿化建设和管理“十三五”专项规划》和《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类垂直绿化(墙面、建筑及金属网)“养护不易,希望大家能爱惜。”虽然垂直绿化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适应性强,不“娇气”,但是,普陀区垂直绿化每年枯萎淘汰率约5%,除栽种损耗、病害原因外,大多数都被人为破坏或偷盗,据统计,每年补种产生的经济费用约10万元。“养成一根6米左右的桥柱绿化,从种植到成型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一次人为刨根偷盗就让这个时间全部重来。养护不易,希望大家能爱惜。”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养护分管负责人李宇指向真北路立交桥下已经枯萎的绿化无奈地表示,“看到枯萎的绿化内心其实很难过,因为垂直绿化被剪断后,往往从最漂亮的上半部分开始一点点死亡。”李宇在检查绿化据了解,垂直绿化和行道树的种养方式不同,垂直绿化需要依附附着物才能生长,理论上传统绿树“异地栽种再全冠移植”的种植方式对于垂直绿化来说不可能实现,李宇说,“垂直绿化离开原栽种地后很难成活,即便带回家也很难再养活。” 此外,由于大多数垂直绿化沿街生长,在日常养护方面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干垃圾较多。李宇介绍,目前园开公司安排了4名专职保洁员,每两天清理1次,平均每名保洁员清扫长度约米。园开公司表示,今年将继续在重点区域择优栽种垂直绿化,年内计划新增面积1.5万至2万平方米,为普陀区城市景观再添新的“空中公园”。记者:王笛编辑:吴兴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普陀区九条措施细则汇总普陀这座平方米的花园告诉你!他们为这些“任性居民”找了个“新家”普陀这个“四史”课堂有点“潮”!16号线加长“plus”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