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调整规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名称。
人社厅日前发布《关于调整规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名称的通知》。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部分药品品种和名称进行了变更。据此,对我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中部分药品名称进行如下调整规范,请遵照执行。
一、西药部分号“帕司烟肼”中文名称变更为“帕司烟肼(对 水杨酸异烟肼)”。
二、西药部分第号“利奈唑胺”中文名称变更为“利奈唑胺(利奈唑胺葡萄糖)”。
三、西药部分第号“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OTC制剂”中增加“氨酚伪麻美芬片(Ⅱ)与 伪麻片、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Ⅲ)”,删除“氨酚美伪麻片与 伪麻片、双扑伪麻分散片”。
四、西药部分第号“重组人白介素-11”中文名称变更为“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白介素-11(酵母))”。
五、西药部分第号“胸腺肽α1”中文名称变更为“胸腺肽α1(胸腺法新)”。
六、西药部分第号“胞磷 ”中文名称变更为“胞磷 (胞二磷 )”。
七、西药部分第号“吡拉西坦”中文名称变更为“吡拉西坦( 胺吡咯烷酮)”。
八、西药部分第号“埃索美拉唑”中文名称变更为“埃索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
九、西药部分第号“可乐定”中文名称变更为“可乐定(苯氨咪唑啉)”。
十、西药部分第号“血凝酶(巴曲酶)”中文名称变更为“矛头蝮蛇血凝酶(巴曲酶)”。
十一、西药部分第号“低分子肝素注射剂”包含的“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名称变更为“那屈(曲)肝素钙注射液”。
十二、西药部分第号“维生素B4”中文名称变更为“维生素B4( 腺嘌呤)”。
十三、中药部分第9号“小儿感冒片”药品名称变更为“小儿清热感冒片”。
十四、中药部分第号“口腔炎喷雾剂”药品名称变更为“口腔炎喷雾剂(气雾剂)”。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测到6起药品广告宣传内容均含有不科学的功效断言,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名义或形象做功效证明等问题,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严重危害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气血双补丸”。该产品通过广播健康咨询方式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宣称“服用一个月,心不闷,气不短,人也有了力气;吃三个月,心脏病明显好转”等。
二、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冠脉通片”。该药品为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其通过报纸媒介发布虚假广告,宣称“服用 个阶段,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及乏力等症状逐渐消失;服用第二阶段,轻度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逐渐恢复”等。
三、红桃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两仪膏”。该产品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宣称“病好了,说话清楚,后遗症也没了,手脚灵活,家里家外的活都能干了”等。
四、通化久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舒心宁片(广告中标示名称:祺新丹)”。该药品为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其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宣称“90%的患者服用不手术不搭桥,用了祺新丹30天,把心脏病的病根治好了,什么都没事了”等。
五、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理气舒心片”。该药品为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其通过广播健康咨询方式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宣称“用了三个月,心绞痛不疼了,血压都下来了;两个疗程彻底治好心脏病”等。
六、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复方扶芳藤合剂”。该产品通过广播健康咨询方式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患者宣称“使用一个多月,腿部浮肿消失了,晚上睡眠不成问题了,嘴角舌尖容易溃疡,最近也好了,血糖也稳定下来了”等。
对上述6起药品违法广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将其违法行为移送有关部门查处。有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撤销其有效期内的广告批准文号。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广告的跟踪监测工作力度,一经发现,要及时采取责令其产品暂停销售等措施,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医药
吐槽
百科
养生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