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69.html来源
积木育儿(ID:jingguanyuer)
01
你被父母的言而无信伤到过吗?最近,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浙江温州两个5年级的小女孩,因为被父母爽约放了鸽子,一时生气就 坐在自家四楼的雨棚边缘,准备 !原来,两个女孩是同学,关系非常好。期中考试过后,两人都考得不错,双方父母答应了会带她们去对方家中玩儿,两个孩子为此十分期待和高兴。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两边的父母全都爽约了。两个孩子既生气又无助,一时激动和反抗的情绪上来后,便 一起 ,想一了百了。两个女孩坐在雨棚上,哭着朝警察喊道:为什么大人老是说话不算数?为什么他们答应我们的事情总是做不到?这句话,让在场的营救人员既心疼又动容。是啊,她们是积累了多少失望,才会做出如此冲动的举措。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做不到就别答应。当时不答应只是失望,答应之后又做不到,是充满欢喜又突然堕入深渊!”这一点,相信许多人感同身受。电影《麦兜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麦兜生病了,妈妈为了哄他吃药,就跟麦兜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你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忍着苦把药吃完了,病也好了,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情。麦兜追问,妈妈就说:等发了财再带你去。麦兜听后,满心失望,却又无力抗争。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麦兜妈妈的做法,真的像极了有些父母答应孩子一些事情后,又反悔的样子!有的家长为了敷衍孩子,讲各种条件: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可孩子写完作业,你又会让孩子再弹一个小时钢琴,或者再看一会书。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考到前10名,就带孩子出去旅行。结果孩子做到了,家长的条件又变了,要考进前3名才去......孩子们提出的要求真的很过分吗?他们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兑现家长的承诺而已。结果呢?换来的永远都是满心的失望。这种失望的积累,到 就是绝望。02知乎上,有个网友(享耳)调侃到,中国家长最让人难以理解的神逻辑是:“答应你的事就一定要办到吗?!”他这样说道:我不知道别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反正从小到大,我妈每次不守承诺都会对我说这句话。每次她承诺我考好了就给我买什么礼物,却不给我买;每次她承诺放假了就领我去哪里玩,结果没去成;每次她承诺不把我的糗事告诉别人,结果转头就对别人说。我并不是要求她每次都必须要信守承诺,只是道个歉,解释一下就这么困难吗?每次她说这种话我都会很生气,比她失约还要生气。有太多的父母用这样搪塞的话、压迫的语气,对孩子施以家长的威严。许下了承诺,结果却是连理由和借口都不找的出尔反尔。电视剧《少年派》中,父亲答应林妙妙,只要下次她下次考试所有的科目都及格,就奖励给她元钱。林妙妙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好不容易都及格了,妈妈却反悔了,只给了元钱。并承诺她下次如果继续进步,就奖励元。这下,林妙妙不仅生气了,还有些自暴自弃:“说好了进步奖励给元,我真的考好了,怎么不给啊?我下回再也不考好了。”这个电视剧片段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在中,“答应过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出现的频率为:四年级占比42.2%, ;八年级则更高,占比63.7%,也是 !“说一套做一套”是家庭教育中出现频率 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最反感的问题。而又有些讽刺的是,调查数据中的一项里,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都视“父母”为自己最崇敬的榜样。社会学家林·扎克也曾说过: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父母是孩子的 任老师,是最直观、真实、具体、可亲近的榜样,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更容易接纳,更能引起共鸣。有时候,父母们随口的一个承诺,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份期待,一份对父母的信任。所以,别让这份信赖变成对孩子的 。03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中说:永远都不要小瞧语言的威力,特别是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因为你无法预知,你所说过的话会给孩子带去哪些后果。知乎上曾发起一个“家长言而无信对孩子的 到底有多大”的话题讨论。结果表明,父母不信守承诺会给孩子带去非常消极的后果。脾气急躁的孩子可能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反抗来自知乎匿名用户:我脾气很急躁,所以,每次我妈不守信用,讲道理她又不听的时候,我会直接采取行动。 次,我把她的重要的化妆品都摔了。第二次,我把她当季的衣服都用刀割坏了。第三次,我把家里能破坏掉的地方,全部都破坏了。她尖叫着质问我说为什么。我说你又放我鸽子了,我很生气,所以就把气发到这上面了。所以,我们也能理解开头那两个因为家长失信爽约而 的孩子了。当失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绝望。他们拿父母再也没有办法了,只能通过极端的方式发泄出心中的憋闷。性格温顺的孩子则会吞下这颗有些苦涩的“糖果”来自知乎用户“就是你路”:他们总是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而我却每次都把他们的承诺当作糖果一颗颗咽下,化为泪水一滴滴涌出。没办法,他们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若有所不满,便会被安上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而大人们一如既往的心安理得,没有一丝歉疚。所以长大后我就活在了这样一个世界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有时候,孩子期待父母的承诺,并不是一定要得到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确认并告诉自己:父母爱我,我的努力值得奖励,父母也值得我的信任。而更多的孩子,则是丧失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来自知乎用户“jana”:小时候骗我最多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承诺很多,但极少有能兑现的。结果,我再也不把她说的话当真了,一笑了之过后,不再傻傻等待。我都怀疑她是否爱我,因为我知道,那种失望的心情和被忽视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等我自己当妈妈后,我对孩子从不食言。我要让我女儿知道,她在妈妈心里是很重要的,是值得信赖的。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当那些长期被父母爽约的孩子发现,他无论如何努力都换不来父母的承诺的时候,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意志消沉,真的陷入绝望。所以,永远不要用我们的谎言,去欺骗最依赖我们的孩子;也永远不要用我们的言而无信,带给他们一辈子“永远等不到”的童年阴影。04教育学家费斯泰洛奇说:父母对孩子说话算数,是增加自己威信的 方式。所以,请父母们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对说过的话负责,说到做到想起“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去赶集,儿子非要去。曾子的夫人随口应付道:“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撞见曾子把家中肥猪捆了要杀,不免大惊:“我只不过跟娃开个玩笑,你还当真!”曾子说:“在孩子面前不可撒谎,孩子年幼无知,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信什么。如果父母欺骗孩子,等于是在教孩子今后欺骗别人。父母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父母,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曾子夫人顿悟,于是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把猪煮给孩子吃了。父母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守信,说到做到。否则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孩子,去获得孩子的尊重呢?2、如果做不到,请不要轻易许诺在《朗读者》中,李亚鹏的女儿李嫣曾给他写过一封生日贺卡,劝他戒烟:“这是你45岁的生日,我不会再跟你说第二次,我爱你,如果你不抽烟,我会更爱你。”李亚鹏读完信以后非常感动,但他却没有轻易地向女儿承诺什么。只是对女儿有些抱歉地说:“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有句古话:“轻诺则寡信”。在对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可以办到,如果可以,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说到做到;如果不能,就不要轻易地许下承诺,更不能欺骗他们。建立信任需要经过长久的努力,而失去信任可能就在一瞬间。3、如果确实失信于孩子,请道歉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母亲安杰曾许诺二儿子江卫东:“你当兵走的时候,妈妈带你去拍全家福。”可是当江卫东临出发前,安杰却说全家福刚照过不久,就不照了,就真的没带他去。母亲的行为伤了江卫东的心,当他搭船离开家的时候,不想跟他们道别,难过地自己躲在船舱里默默地哭泣。安杰彷佛明白了什么,冲到岸边,大声地对儿子道歉:“卫东,是妈妈不对,应该带你去照全家福,下次等你回来的时候,咱们一定去照全家福,多照几张。”这个镜头看了让人潸然泪下。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犯错的时候,硬撑着面子拒绝向孩子道歉。也许很多孩子受伤后,等父母那句“对不起”,等了一辈子。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会缺席孩子的成长。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最美的承诺。*来源简介: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