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炮制的分类是随着炮制方法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明代缪希雍等编着的《炮炙大法》是一部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按照药物类别分成水、火、土、金、石、草木等类,历代一般采用此种分类方法。他还把《雷公炮炙论》中的炮制方法归纳为十七种,后世称为“炮炙十七法”,其中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为了便于了解这十七种炮制方法的含义,现分别简介如下:
(1)炮:将药物置于火上加热,以烟起为度,如炮姜。
(2)爁(音览lǎn):将药物置沸水中烫,以种子类药物能脱去种皮为度,如杏仁。又有谓爁即火焚。
(3)煿(音博bó):将药物直接置于火上烘干。
(4)炙:药物将液体辅料,用小火拌炒至干,如炙*芪。
(5)煨:药物用湿面或湿纸色裹,埋火灰中,至包被物焦黑为度,如煨肉豆蔻。
(6)炒:将药物置锅中,清炒至*,以不焦为度,如炒谷芽。
(7)煅:将药物置炭火中,烧至通红或灰白色,矿石、介壳类药材多用此法,如煅赭石、煅牡蛎。
(8)炼:将药物置锅中用小火煎熬,如炼蜜。矿物药材置锅中或罐中用火烧亦称炼,如炼丹。
(9)制:药物加辅料共制,以克制药物的偏寒偏热之性或烈性,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制的方法很多,通常有酒制、醋制、盐制、蜜制、药汁制、米泔水制等。
(10)度:量药物长度、直径的方法,即度量衡里面的一种。
(11)飞:药物用水研磨为细粉,加水搅拌,分取上层悬浮的极细粉末,如飞炉甘石。
(12)伏:土类,如伏龙肝。
(13)镑:坚硬的药物用多刃工具制成薄片,如镑犀角、镑羚羊角。
(14)樧(音杀shà):药物用工具捣击至破碎。
(15):古晒字。
(16)曝(音仆pù):即曝晒。
(17)露:将药物置露天,任其日晒夜露,如海螵蛸。
药物经水蒸汽蒸馏出的芳香水亦称露,如金银花露。
明清以来,炮制的分类方法已有很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为学习炮制技术和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炮制几种方法作一介绍:即一般制法(修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
《中药炮制》前言
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炮制的意义和目的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的加热和用水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的工具
《中药学》
中药学总论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归经
《中药学》升降浮沉
《中药学》中草药的应用
《中药学》中药配伍
《中药学》中药用量
《中药学》中药服用法
中药解表药
中药清热药
中药泻下药
中药利水渗湿药
中药化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理气药
中药活血祛瘀药
中药止血药
中药消食药
中药驱虫药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祛寒药
中药开窍药
中药平肝息风药
中药安神药
中药补虚药
中药收敛药
中药其它药
具有肾*性的中药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的含义
中药的品种
中药的命名
中药的分类
中药的产地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性能
五味 四气 升降浮沉
补泻 归经 *性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服用法
中医传统治法
解表法 涌吐法 泻下法 和解法
祛风法 祛暑法 祛湿法 润燥法
理气法 理血法 祛痰法 驱虫法
固涩法 补益法 治痈疡法 消导化积法
开窍通关法 表里双解法 温里回阳法
清热泻火法 重镇安神法 平息内风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