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丨重温ldquo爬山虎的脚rd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莫高窟常书鸿故居中的五叶地锦,初步判定五叶地锦乃是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从北美引入,比学界年代的说法要早一百多年。而同为垂直绿化植物的爬山虎,却是我国所固有。小学课文《爬山虎的脚》,让它成为藤本植物中人尽皆知的明星。

那么,“爬山虎”这么形象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它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北京大学内的一墙爬山虎

1.爬山虎与地锦

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上,爬山虎的中文正式名为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拉丁名中的加种词“tricuspidata”意为“三凸头的”,因其生于短枝上的叶片通常3浅裂。这也是爬山虎区别于葡萄科其他植物的重要标志。按道理,爬山虎是攀援藤本,是爬树、爬墙的高手,属于“向高处”走的植物,为何名为“地锦”?

据《中国植物志·地锦属》:“本属植物在我国记载较早并能从形态上识别者可见于《本草纲目》,称之为地锦。”[1]经查阅,《本草纲目》中名为“地锦”的植物有两种。其一单列于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乃大戟科大戟属下之的地锦(Euphorbiahumifusa),此地锦为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贴于地面,基部多呈红色或淡红色,长可达20-30厘米[2],作为中药可清热解*、凉血止血,在《本草纲目》中又名血竭、血见愁。

另一种名为“地锦”的植物,作为“附录”列于“木莲”之下:

地锦(《拾遗》)

藏器曰:味甘,温,无*。……生淮南林下,叶如鸭掌,藤蔓着地,节处有根,亦缘树石,冬月不死。山人产后用之。一名地噤。[3]

这就是《中国植物志》中所说的“能从形态上识别”的地锦属植物。上述引文出自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说明早在唐代,“地锦”已用于命名爬山虎,并同时指向了大戟科与葡萄科中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4]

↑图为大戟科地锦

葡萄科的“地锦”一名一直延续到清代,成书于民国年间的《清稗类钞》载:

地锦为多年生蔓草,田野阶砌间皆有之,叶为掌状分裂,经霜则成红色。春夏之交,开淡*花,甚细。结实成球,色黑,味辛。

叶为掌状分裂、经霜成红色、结实成球且色黑,这应该就是爬山虎了。我曾冒险尝过它的果子,极涩,使人想起葡萄酒中的单宁,大概就是《清稗类钞》中所说的“味辛”,不愧是葡萄科的。

↑图为爬山虎果实

其实一开始在分类的时候,以“地锦”还是“爬山虎”来命名本属,植物学家之间有不同意见:“刘慎谔等人()编著的《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中把本属称为地锦属;胡先驌()编著的《经济植物手册》则把本属称为爬山虎属,此后我国大多数志书或文献中记载本属植物时均照此称谓。”[5]不过后来由于本属植物多用于城市绿化,于是“作者与园林学者们讨论认为,恢复本属植物原称地锦,较能表达该类植物园林上雅致的特性。”[6]

不过笔者认为,相较于铺在地上的“地锦”,向上攀援的“爬山虎”,其实更符合葡萄科地锦属攀援藤本的气质。而且以“爬山虎”来命名本属,也可以与大戟科的地锦区别开来。不过,“地锦”一名始自唐代,可谓源远流长,以其命名本属也无可厚非。那么,“爬山虎”一名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2爬山虎之得名

如果在《中国植物志》中检索“爬山虎”,会出现八种不同的植物。看来,“爬山虎”乃是多种植物的俗名,并非单一地指向葡萄科的地锦。但在明代的《本草纲目》及成书于19世纪40年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均未见“爬山虎”之名。在《本草纲目》中,葡萄科的地锦乃是作为附录出现于“木莲”之后,李时珍并未将其单列,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爬山虎的记录,但叫了另一个名字?查阅《植物名实图考》中的蔓草类植物,笔者找到一配图极似爬山虎的植物,吴其濬名其为“常春藤”,其描述如下:

常春藤即土鼓藤,《本草拾遗》始著录,《日华子》以为龙鳞薜荔。《谈荟》以为即巴山虎……惟常春藤,被缭垣、带怪石,缘叶匼[kē]匝,为庭榭之饰焉。细花惹蜂,青实啅雀,于药果皆无取。然枝蔓下有细足,黏瓴甋[língdì,长方砖]极牢,疾风甚雨,不能震撼。[7]

↑笔者认为,《植物名实图考》常春藤实为今之爬山虎

从形态特征来看,“枝蔓下有细足”,正是爬山虎的触须及其前端的吸盘。综合配图及以上描述,此处的“常春藤”,并非现代植物学中五加科的常春藤。

而《植物名实图考》中名为“百脚蜈蚣”的植物,才是如今的常春藤(中华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8]

↑《植物名实图考》百脚蜈蚣

↑常春藤之茎干

《植物名实图考》中配图为爬山虎的植物,却拥有常春藤、土鼓藤、龙鳞薜荔和巴山虎这四个不同的名称,而这四个名称至少是三种不同的植物。[9]笔者怀疑,在那时,葡萄科的爬山虎,应该还没有确定的名称。那么,“爬山虎”一名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经过一番文献检索,笔者终于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部分对“络石”的解释中找到了“爬山虎”:

络石:蔓粗而长,叶若红薯,其节间出须,须端作爪形,经雨露濡湿,其爪遂粘于砖石壁上,俗呼为爬山虎,即药局中之络石藤也。

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是夹竹桃科的藤本植物,上述“叶若红薯,其节间出须,须端作爪形”这些特点,绝非络石所有,反而是葡萄科的爬山虎的特征。张锡纯被誉为近代中医学界的泰斗,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按道理,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络石俗名巴山虎,在四川、湖北等地的方言中,“爬”读若“巴”,所以民间可能将巴山虎与爬山虎混用。这也许是张锡纯或者《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的编者弄错的原因。

不过此则文献却告诉我们,葡萄科地锦“爬山虎”之得名,大致始于晚清民国。

3爬山虎的脚

前面我们在鉴定爬山虎的时候,重点参考了“枝蔓下有细足”、“须端作爪形”等特征,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描述的“爬山虎的脚”了。想必很多人 次知道爬山虎,就是因为这篇小学课文,让我们一起再重温下其中的片段: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叶圣陶《爬山虎的脚》(年)

文中所描述的“小圆片”就是吸盘,作者将其比喻为“蛟龙的爪子”十分形象。但我认为它更像是壁虎的脚趾,仔细看,壁虎的脚趾也呈吸盘状,所以“爬山虎”的“虎”,是壁虎,而不是老虎。另外,生于苏州的叶圣陶也用到了“巴住墙”这个方言。

↑爬山虎的脚byJMK①

↑壁虎类动物的脚

叶先生提到,“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费点儿劲才能拉下来,它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吸附能力呢?研究发现:成熟枯干的爬山虎的单个吸盘,能够承载的 拉力是其自身重量的万倍,当吸盘受到接触刺激后,吸盘会分泌出大量的粘性流体,使吸盘能够粘附在各种基底上。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吸盘进行观察,则可以看到许多微管和微孔,而微管之间的连接,就像是大城市里复杂交错的高速公路网。[10]

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依然保留着这篇课文,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老师在讲到这篇课文时,是否会带着孩子们去教室外面找爬山虎?如果能对照课文中的描述去观察它的脚,回来之后再做个植物标本,该是多么有趣的一堂人文自然课啊!

4爬山虎与蛇

自从学了这篇课文,我就对爬山虎充满了敬意。小时候常去外婆家,路上好几户人家的楼房外面都种有爬山虎,绿色的瀑布从房顶倾泻而下,羡慕得不得了。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我问母亲能不能下去跟人家要一棵,带回家种在墙角。母亲说:“爬山虎招蛇,趁早别种。”一想到蛇,我就不寒而栗。

母亲是认真的,她并非为了吓唬我。后来看到小学诊所那面墙上的爬山虎被齐根斩断,留下满墙密密麻麻干枯的“爬山虎的脚”,有点儿难过,难道是因为真的引来了蛇?

不过据说爬山虎如果足够浓密,是能够吸引不少微生物、昆虫前来避暑与繁衍的,昆虫吸引壁虎,壁虎吸引老鼠,老鼠就能引来蛇,从而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11]

如今许多高校里会采用爬山虎来装饰教学楼,人民大学求是楼东面的墙上、天井内的四壁都是,每到毕业季是 的拍摄景点。而我每次看到爬山虎,在为那满墙的绿意所倾倒时,总能想起多年前的那些夜晚,我们在外婆家吃过晚饭后回家,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母亲载着我,父亲载着妹妹跟在后头,茫茫夜色中偶尔闪过的一面黑色的墙壁,是深秋里的爬山虎,脑海里便浮现一条顺藤而上的长蛇,不由得把母亲抓得更紧了。

[1]《中国植物志·地锦属》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jj/3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