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进博城市运行保障虹口区巧做景观加

<

城区景观到底是“加法”好还是“减法”妙?虹口区通过做好“加减法”,使城区面貌“换装升级”,更好展现良好城市形象,保障进博会的顺利召开。

“加法”与“提升”的等式

广粤路“美丽街区”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广粤路绿道项目,南起广中路,北至三门路;第二阶段包括场中路(西泗路—逸仙路)、凉城路、水电路(场中路—汶水东路)、车站北路、车站南路、丰镇路、华严路等7条道路。设计内容包括街区范围内的绿地、行道树、店招店牌、景观灯光以及围墙和建筑立面等整体调整改造和提升。项目按照绿化特色街区、绿道、林荫道、绿化特色道路、街心花园的设计要求和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结合“美丽街区”对景观灯光、店招店牌以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的整体要求,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绿化景观街区。

建设过程中,依托现有绿化资源,充分利用绿化带内的景观小空间,沿线布置了不同文化主题、各具特色的街心花园,并通过建设一条贯穿广粤路南北的绿道,将街心花园串联起来,打造连续、有节奏的休闲运动环境。特色街心花园种有丰富的观赏性植物,既是附近居民的休闲“客厅”,又是运动路径上的趣味活跃点,其中舟园与金萱园最具特色。

围绕“美丽街区”建设,虹口区做了三道“加法”题来提升景观:

1

为项目加载“四化”。“四化”即“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以广粤路为核心,打造一条特色景观林荫大道,强化道路路口特色,形成标志性、特色性的路口形象,创造有节奏的变化、均衡协调的立面结构。选取三角枫、彩叶络石、花叶扶芳藤、金叶苔草、北海海棠等特色鲜明、色彩丰富的植物,在每个节点和雕塑位置种植不同的花镜,形成多个园中园,如舟园、萱草园、枫园。同时,打开原来封闭的林下空间,营造舒朗开阔、规整有序的春花秋色的景观廊道,整合各类街景要素,在风格、色彩、材质上和谐统一。

2

加上“安全锁”。绿道建设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安全,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绿道建成后,小朋友可以在绿道中穿行,老年人可以在其中漫步,绿道避开了车流,为市民铺出一条“平安通道”。

3

加入人群。闲暇时间,许多居民都喜欢来“绿道”上走走,有三五成群在绿道休憩区域唠嗑的“阿姨妈妈”,有闲庭信步的老年人,有在跑道上汗流浃背充满活力的“健身达人”,与远处的广粤运动公园一同形成了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场所,给周边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锻炼和休息空间,为亲近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减法”和增量的辩证关系

随着昆山公园二期改扩建工程的完工,“升级”版百年昆山公园重新对外开放,昆山路风貌保护街坊本轮景观改造提升全部完成。违建的拆除、沿街立面的清理整治、架空线入地等减法处理及整治提升同时进行,以点及面的整街区改造理念使昆山公园及周边的景观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街区更具历史韵味、更宜市民休憩,深受周边市民群众的肯定。

虹口区以昆山公园为中心点,对整个街区的道路、历史建筑都进行了梳理、整治、改造、提升,形成了景观改造片区效益。

拆除违建扩增公园面积

昆山公园位于昆山花园路13号,初名“虹口公园”,年改名“昆山公园”并沿用至今。公园始建于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年(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建成,经多次毁灭性破坏和改建,历经沧桑,是一座见证历史演变的百年公园。虹口区对昆山公园周边违章建筑实施集中拆除,将公园面积从之前的平方米扩大到平方米。

景观应减则减

结合迎接进博会保障工作,虹口区对昆山公园周边的昆山花园路、昆山路、乍浦路、百官街、西街及宝御酒店周边的昆山路、乍浦路、塘沽路等几条道路实施了整体改造,拆除一些不适应整体环境的景观设施,对道路、节点小品、灯光、周边绿化环境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虹口传统的建筑符号与城市自然、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次改造提升,刷新整治了较为脏乱且存在破损的花坛贴面和围墙,提升了街区整体景观品质,展现了虹口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虹口区拆除了违规设置的店招店牌,实施了昆山路、西街和百官街的架空线入地,并将昆山公园西门所在的百官街铺装从沥青改为弹格路,昆山花园路绿化特色街区也同步建成。

原标题:《虹口区巧做景观加减法,城区面貌焕新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jj/14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