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能可持续发展吗

1.喀斯特地貌概述:

喀斯特土地系统具有环境容量低,生物量小,群落植被替代慢,生态环境系统变异敏感度高,空间转移能力强,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生态脆弱性特征,因此是承灾能力弱,灾害承受阀值弹性小的一种脆弱环境系统。而近几十年来人们过度的开采利用使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地表出现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裸露型,埋藏型,覆盖型岩溶的面积高达万km2。因此喀斯特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策变得格外重要。

2.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观:

威廉·配第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它的生产功能,交换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净化功能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保障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有效统一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方式。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即在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达到利益 化。其目标主要包括: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和稀缺性高度一致;在资源质量组合上与资源禀赋相适应;在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在资源的地区配置上与资源的地区赋存相一致。

3.喀斯特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成土母质为 盐岩,与砂页岩,玄武岩比, 盐岩很难风化,溶解于水后会被完全带走,因为不含Si、Al、Fe等成土矿物,仅石灰岩含的难溶矿物杂质保存下来形成土壤,纯石灰岩中难溶矿物一般为5%~8%,因此喀斯特成土过程缓慢。有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每形成1m厚的土层需要4.33万年,m厚的 盐岩经过1.6万~3.2万年才能形成1m厚的红色风化壳。

我国的喀斯特地区几乎全部位于西南部,包括贵州,云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超过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33.3%,土地承载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而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如滥垦、滥伐、滥采等,使得喀斯特地区植被严重破坏,土壤流失,退化严重,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石 现象。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石 的面积约为万km2,并不比沙 的扩张速度慢。因此,可持续利用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

4.以都安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区土地系统优化调控模式:

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是全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6个镇13个乡,村民委员会个,县人民*府驻安阳镇。年都安户籍人口69.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86万人。

4.1都安喀斯特土地资源特点:

(1)山脊和山坡地多,平地少,耕地比例小。全县地表崎岖不平,土地总面积.78万亩,境内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84.29%,土山,丘陵占总面积的8.6%,峰丛洼地、谷地和山间小平原、台地占总面积的6.15%,河流水面占总面积的0.89%。耕地总面积为60.06亩,仅占总面积的9.79%,且耕地中近一半分布在山坡和山脊上。

(2)土地 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土地资源压力大。全县土地总面积.78万亩,但人均只有9.90亩。其中人均最少的安阳镇只有0.90亩。

(3)石头等非土质多,适宜耕作,放牧的土地少。全县土地总面积中,石山面积占84.29%。光秃的石山不仅不能农用,就是作林用、牧用也很困难。半土石山上土壤养分贫乏,不长深根植物,难作林用地。

(4)水面面积少,易受干旱影响。全县境内地表河流,溪流偏少,河流水面仅占总面积的0.89%,而且分布不均。

综上所述,都安喀斯特土地系统中,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4.2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农业占38.2%,林业占4%,牧业占42.4%,三者互补的体系尚未形成。二是耕地中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粮食播种面积占92.25%以上,经济作物只有7.75%,极大地限制了生产,经济效益低下。

(2)土地利用率低,中、低产田面积大。据统计,全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kg/hm2,低于全区水平,而经济作物更低。

(3)经营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只有44.17%,土地垦殖率只有10.61%,尚有55.93%的未利用土地资源等待进一步开发。

(4)利用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人力、畜力仍是本地主要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缺少多种经营。

(5)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全县土地贫瘠,地表水渗漏,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由此而导致石 。

(6)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用养失调,地力下降,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

4.3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的主要模式和途径:

(1)果-药复合栽培与节水节地型种植业模式:

在最落后的喀斯特地区,如三只羊、板岭,果-药复合栽培与节水节地型种植业模式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的主要模式。而采用沙田柚+绞股蓝、大果枇杷+射干+扶芳藤、无核*皮+射干+扶芳藤、四月桃+金银花四种复合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耕地的产值。如洼底地,采用传统种植模式的亩产值仅为元,而采用果-药套种模式的亩产值高达元,比传统模式多元。由此可见,改变种植模式是提高山地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可作为岩溶峰丛洼地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2)封山育林与牧业并行发展模式:

在海拔较高,土地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的喀斯特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植被覆盖率较低,荒山荒坡面积过大,因此农业开发的重点应在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主要方法有三个:一是对不利于人工造林而又有繁殖体存在的地段封山育林,同时杜绝挖根、挖伐桩,保护好各种无性繁殖体。二是推广种植能忍耐土壤周期性干旱和热量变幅悬殊、根系发达的植物。三是发展适度规模的以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经济。

(3)丘陵谷地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在南部和中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峰丛-峰林河谷地形,地势较平坦,气温适宜,降水充沛的地区可以实施丘陵谷地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具体做法包括:修建地头水柜收集雨水,为耕地、草地、桑园、沼气地、人畜饮水和加工用水提供充足水源,水柜内直接养鱼,地改田,坡改梯,实行水旱轮作等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种植高产牧草和生态林,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使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的途径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林业比例,发展牧业和养殖业,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比例。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采取种养结合,轮休耕作等措施,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结合本地的农牧特色资源,提高科技投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5.以珙县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区土地系统优化调控模式:

珙县位于四川省南缘,镶嵌在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幅员面积km2。年年末全县总人口40.42万人,人口密度人/km2。根据年土地资源详查结果,全县耕地总面积3.45万hm2人均耕地0.hm2。年末全县生产总值13.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财*总收入为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是四川省较早脱贫的山区县之一。

5.1珙县喀斯特地貌区主要生态问题:

(1)耕地质量差:

田少土多。全县人均耕地0.hm2,其中人均水田0.hm2,旱地为0.hm2,田土比例约为1∶1.6。平坝田土少,旱坡地多。乱石缝地在坡耕地中比重较大。

(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石灰岩的易溶性,漏水是喀斯特地貌区的突出特征,也是喀斯特地貌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全县耕地中近62.26%为旱地,旱地中61%为大于15°的坡耕地,大量旱坡地的开垦和耕作,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区森林植被的破坏、土层翻松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人为因素,导致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5.2改善珙县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1)陡坡地退耕,恢复森林植被:

总体来说,珙县喀斯特地貌区水热条件较好,多数地方都适宜林木生长。陡坡开荒是人进林退,相反,要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就要做到人退林进,恢复其森林植被,绿化山地,提高森林覆盖率。

(2)乱石缝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一方面调整、合并细碎分散的田地,使农田趋于完整,增加耕地数量;另一方面兴修农村道路与排灌系统,改善农业耕作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见土地整理是改善农业结构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农地有效利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途径。

6.结论:

土地整治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是土地综合整治开发的目标,而生态系统功能的强弱是衡量土地综合整治开发的主要标志。土地整治是喀斯特地貌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生态建设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因此,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利用应在整治优先的前提下,做到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使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进化同步进行。

参考资料:

1.胡宝清、王德光等喀斯特土地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

2.赵亮喀斯特地貌区耕地地力评价与分级农业工程学报

3.杨庆媛喀斯特地貌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途径研究——以四川省珙县为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李高聪、熊康宁、肖时珍等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价值研究热带地理

5.王万发、何腾兵、秦松借鉴国外喀斯特地貌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世界农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jj/10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