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寒如一片丹心写赤诚满腔热血为乡民

他,在部队,勤学技术,勤恳服务,入*立功。

他,回地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广受赞誉。

他,到村里,一心为公,脱贫攻坚,不负厚望。

他,抗疫情,雷厉风行,有力有序,敢于担当。

他,宜丰县双峰林场东村*支部书记杨寒如,永葆*人本色,始终怀着金子般的赤子之心,书写人生最美的青春之歌、奉献之歌、奋斗之歌……

尊崇老兵面面俱到

“用心去思量,用实际行动去保障,让所有退役*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杨寒如在如何做好退役*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村级会议上说的一句话。在体系建设过程中他身先士卒,大力宣传相关*策,开设专门的办公室用作接待和处理相关事宜,并配备了一名服务专干,将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上墙,还制作了村退役和现役*人动态分布图,用以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此外,杨寒如还常常邀请村退役*人和现役*人家属到“老兵之家”喝喝茶、聊聊家常,从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从而能快速的知晓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退役*人是*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江西省大力推行“尊崇工作法”,杨寒如在参加完全场退役*人服务站“尊崇工作法”推进会后, 时间组织村两委班子召开工作布置会,会上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了每位退役*人及现役*人的“一家一对接”工作。会后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的退役*人服务保障体系上按照“尊崇工作法”七个一主要内容做出再提升。随后杨寒如便带着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一一上户建立健全东村退役*人“一人一台账”,做到了不漏一人,数据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杨寒如发现有一名退役*人在家待业,便通过县局组织召开的现场招聘会的途径切实解决了其就业问题。针对困难退役*人,杨寒如充分发挥了一名 共产*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老兵家里杂乱,他就帮其打扫整理;老兵想种菜,他就帮其打理菜园子;老兵春耕劳累,他就帮其犁土抛秧。哪里需要,杨寒如便会出现在哪里。杨寒如通过实际行动让东村所有退役*人感受到了国家和地方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尊崇的光辉照耀了整个东村。

防控疫情一马当先

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年初一,杨寒如接到场办通知参加新冠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紧急部署会,吹响了双峰林场东村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刚开完场里会议的杨寒如在回村里的路上立即通过电话召集村“两委”班子、妇女组长、在家*员以及退伍*人等核心力量,放下手头一切工作赶到村部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会上成立东村联防联控工作组,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工作组带领全体*员、退役*人本着对全村父老乡亲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全力投入战疫一线,为东村父老乡亲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东村抗疫,面临的 个难题就是抗疫物资短缺。杨寒如带领退役*人、*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自己家中的帐篷、医用口罩等拿出来捐给工作组,同时发动村民捐资捐物,共抗疫情。不到半天,村口防控值班点便建了起来,所有的卡口值班物资,如用电、口罩、测温器、取暖竹碳、桌椅板凳、值班表等一应俱全。东村在外乡贤看到*群同心、共抗疫情的场景,也积极行动、想方设法为家乡捐款捐物。累计收到防护口罩两千个,捐款捐物达三万元。防疫物资有了保障,杨寒如立即带领志愿者上门上户做好*策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排查、体温测量等工作,同时在卡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将防疫工作抓细抓实。在战“疫”胶着时,村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频频告急。杨寒如带着退伍*人志愿者逐家逐户统计需代购的食品、药品等物资,开着货车多次去县城集中统一采购回村,并挨家挨户送到村民家。同时,杨寒如利用外出采购之机,捐款元购买水果等慰问一线值班人员,提振了士气。杨寒如还想村民之所想,协调有理发专长的村民分次给急需理发的乡亲逐个免费理发…乡亲们看到这一幕幕,纷纷点赞道:寒如真不愧是部队出来的,做什么都一马当先,过得硬!

勤学苦干建功*营

年12月,17岁的杨寒如从江西省宜丰县应征入伍,在部队工作了5年整,其中义务服役3年,超期服役2年。

杨寒如在部队期间学习了汽车驾驶培训技术,年3月被提升为连队文书兼通讯员,他刻苦钻研学习,于毕业典礼上被评为“ 学兵”。年4月,杨寒如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并在当年的年终评比中荣立个人三等功。年11月超期服役 期限五年已满,完成个人历史使命,退出现役。

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回到地方后,他首先面临的是就业难问题。他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外出福建厦门寻找工作。由于其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被一家大型公司聘为董事长专职司机,一干就是十年。工作期间老板是位福建省石狮籍的香港人,非常富有爱心,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做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捐资达万元,经常的耳濡目染,使他内心深受熏陶,也让他更爱帮助身边的人。他在部队时无偿献血的传统也一直保持着,经常主动去厦门市中心血站义务献成份血或全血。有时血站血库告急晚上打个电话就马上赶去血站应急,一直坚持至离开厦门,践行了他退伍仪式上的铮铮诺言,离*不离*、退伍不褪色,牢固树立一名退伍*人的社会责任感。

据统计,他在厦门血站献出成份血和全血约2万毫升血量,挽救多名缺血垂危病人,还志愿无偿加入了中心血站的中华骨髓捐献数据库登记,准备随时为有需要配上型的患者献出自己的一份热忱。鉴于他献血量较多,分别于年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又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年初,他结束了19年在外打拼奋斗的历程,回到家乡宜丰县创办了一家水泥制品加工企业。他的办厂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回馈故乡,建厂之初 批工人都是本地人,希望他们可以不用背井离乡,不用割舍亲情分离之苦,在家门口就可上班工作,为当地解决农民工就业30多人。从年的重阳节开始,他每年自筹资金购买食品、日用品送给全村每位老人至今,并创办“东村一家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gj/8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