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办学纪实
(一)
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广西最早开办中药学类教育的院校。
年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成立,年更名为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年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年起开展中药学中专层次教育,年起设置中药学大专班,学制3年,年起设置中药学本科,专业学制4年。
年获得中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起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联合招收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40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中药学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中药学专业已经形成一支学术梯队合理,具有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结务实、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
学校*委尤剑鹏书记莅临药学院指导工作
学校唐农校长莅临药学院指导工作
学科建设
中药学学科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国家高校重点学科、自治区博士授权点建设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中药新药研发创新团队”(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中药新药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支撑学科。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起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联合招收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有临床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分析学、民族药学5个研究方向。其中临床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中药学学科经过几十年建设形成
四大特色
01
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开拓中药研究新领域
依托“”课题构建平性药“一证三性”研究模式和“体平用偏”平性药性理论,填补平性药性研究空白;以芒果叶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
02
突出桂药和壮瑶药特色,促进民族药学发展
《桂本草》等专著丰富了地方本草研究,“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为壮瑶药质量标准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扶芳藤、珍珠、三七、刺苋等民族药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成果显著,系列壮瑶药专著和创新教材促进了壮瑶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03
发挥区域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与泰国、澳大利亚等高校建立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开展药物研究和培养博士生;召开中泰传统药物国际研讨会,举办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培训班,出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等,极大提高了国际学术影响。
04
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广西中药产业发展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成为培养中药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科技特派员为企业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主持编制《中国南方药都(玉林)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玉林药市实现百亿元跨越式发展。
专业建设
中药学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教学能力。现有中药学专任教师人,其中全国 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 专家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终身教授1人,广西名中医1人,教育部新世纪 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人,拥有广西高校 人才资助计划人选5人,广西高等学校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二级教授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2人,占3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占32%。拥有“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中药新药基础研究创新团队”,为“中药创新理论与药效研究”(“中药药效理论与创新”)八桂学者设岗单位及“北部湾海洋医药研究与开发”广西特聘专家设岗单位。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建树和影响力、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中药学专业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平方米教学实验场所,其中中药制剂共性技术研发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提取纯化与质量分析实验室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液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薄层扫描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千万元实验仪器。
中药制剂模拟GMP车间
中药制剂GMP车间实训平台
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联动机组)
喷雾干燥机组
沸腾干燥机组
建有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炮制实训中心、中药(壮药)资源和辨识实训平台、中药学综合理化分析实训平台、药师山药民族药栽培和辨识实训平台等5个实训平台,占地面积近平方米,其中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开展现代中药制剂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和功能食品研发的教学与科研实训平台。拥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膏剂等多条中药制剂中试生产线和中药制剂前处理生产线,配置有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管式高速离心机、冷冻干燥机、喷雾干燥机、流化造粒机、干法制粒机、压片机、高效包衣机、全自动滴丸机、软胶囊机等价值多万元的国内外先进设备70多台(套),可开展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粉碎、成型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和中药制剂的中试生产实训。中药炮制实训中心拥有价值多万元炮制联动生产线,可开展中药(壮瑶药)切制、炒制、炙制、蒸制、煮制等多种炮制技术研究和实训。中药(壮药)资源和辨识实训平台展示中药(壮瑶药)标本数千种,基本覆盖常用品种。
中药饮片联动生产线
中药饮片炒制生产线
中药(民族药)饮片辨识馆
中药(民族药)饮片辨识馆
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馆
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馆
广西道地药材标本区
广西瑶药(老班药)标本区
壮药标本区
年,学校依托中药学专业的办学优势,创办了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作为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桂派中医大师、广西名老中医*英儒教授创制的“百年乐”牌复方扶芳藤合剂,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基本药物,被列入了《中国药典》,获得“中国中药名牌”、“广西 商标”等荣誉称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