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池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车前草,治尿血
韩愈说过,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兼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之良者也。
这是韩愈的人才观,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药草也必有其用。
小指月说,爷爷,牛溲也可以做药,谁敢喝牛尿呢?
老爷爷笑了笑说,牛溲并不是牛尿。
小指月说,溲者尿也,怎么不是牛尿呢?
老爷爷说,牛溲即牛遗,车前子的别名。
小指月这才纠正过来,看来不能够自作聪明,以表名意取,这样容易闹笑话。
小指月又说,爷爷,车前子是最普通的中草药了,它有什么神奇的功用呢?
老爷爷说,它神奇的功用多着呢?
然后老先生便给小指月讲名将与名药的故事,原来汉朝有个名将叫霍去病,汉武帝非常欣赏他,以前汉朝老被匈奴们欺负,到汉武帝的时候,武帝就非常气愤地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这样他就组建了强大的抗击匈奴部队,一直却匈奴于塞外八百多里,使匈奴对大汉朝不敢再侵犯。
有一次霍去病跟匈奴打仗,当时深入到荒漠地带,又正逢到酷暑难耐,天晴没下雨,一方面由于长期缺水,将士们纷纷病倒,普遍都出现尿急尿痛尿*赤,严重的身上都发肿。
另一方面这些战马也有些吃不消,由于长途跋涉,马因为缺水也出现尿血状态,很快就卧倒在地上走不动了,为此霍去病来回踱步,非常焦急。对于强悍的匈奴他从来没有皱过一次眉,对于刀山火海,荆棘丛中,他向来是去来自如,可一旦逢上疾病袭来,他又不是医生,便束手无策。
更令人忧虑的是,如果此时匈奴袭来,士兵们战斗力大打折扣,必定会一败涂地。所以霍去病昼夜难寐,这行*的速度一下子就被拖缓了。一个名将跟一个名医都是一样的,要懂得善于去观察发现。
这霍去病他发现很奇怪,有些战马前两天明明都尿血走不动,怎么两天后又生龙活虎,尿血消失呢?
原来这些战马它们都喜欢去吃一种无名小草,这种小草长在道路车马前面,霍去病看了后,立马命令众将士挖掘此药,然后煎汤,先让一些士兵喝,想不到一喝,士兵们尿*赤尿血的纷纷得到控制,一个个奇迹般地恢复了过来,又龙精虎猛,战斗力倍增。
霍去病便哈哈大笑说,车前草,治尿血,好一味天生神药,真乃天助我也!
原来这车前草味甘微寒,能够利尿通淋,治疗各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尿赤尿涩痛,故《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外台秘要》曰,治小便尿血,车前子捣汁,空心服。
《普济方》曰,治小便出血,淋漓涩痛,用车前子晒干打粉,每次服用两钱,或者直接采新鲜的车前草叶子,煎汤服下。
欧阳修与治水泻神药
《普济方》曰,车前子炒为粉末,专治湿盛水泻。
《海上方》曰,曾温水泻有何方,焦炒车前子最良,细末一钱调米饮,只消七剂即安康。
昔欧阳修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
谁说小道就不足以观,那要看这个人善不善用这些技术。
小指月问,爷爷,欧阳修拉肚子,都快拉虚脱了,他是朝中重臣,名医国手到处都有,怎么还治不好他的病呢?
老爷爷说,自古以来,就不乏单方一味,气煞名医的故事。所以一个学者应该抱着不贵儒医下问铃医的谦虚态度,才能真正学到医中精髓。
然后老爷爷便给小指月讲欧阳修跟车前子的故事,看看这名人跟名药是如何沟通的。
原来这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甚至他是苏东坡的前辈,这位在朝为高官的文人,虽然*事繁忙,却经常勤于笔耕,不忘创作诗文,由于他特别喜欢韩愈的文章,他便提倡有实质的古文,革除那些浮华不切实际的文学风气,使宋朝以后出现更加实用平易的文坛写作风格。
欧阳修的很多学生就不解地问,老师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公文,写那么多奏折,处理那么多朝中人际关系,你从哪里挤出时间来创作呢?
欧阳修便谦虚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也就是说,欧阳修他最善于挤时间,他始终相信,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
于是集合这些闲余时间,就像大海不捐细流,高山不辞寸土一样,他的文章才源源不断能写得出来。
可光靠挤时间,你未必能够把文章做好,因为时间人人都会挤,但好文章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出来,你看《醉翁亭记》这些朗朗上口的篇章,可不是随便能写得出来的,那他凭什么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呢?
原来欧阳修非常严于律己,他每写完一篇文章后,就把这篇文章贴在墙上,反复读诵琢磨,反复推敲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写文章就如同做药一样,首乌、熟地要九蒸九晒,这样药力具足,药性平和,更易于为虚弱之人所吸收接受,文章通过反复用心修改,也更能朗朗上口,使人读后豁然开朗,如沐春风,或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这样欧阳修经常字斟句酌反复苦思到深夜,还不肯轻易休息,因此身体每况愈下,还经常拉肚子,可他还是把文章诗篇看得比身体还重要,偶尔拉肚子,就用些健脾止泻的药来挡一挡。
有一次他的夫人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便劝说道,你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你的文章已经得到大家的肯定,难道你还怕先生责怪你吗?
欧阳修笑笑说,不要误会,我不是怕先生骂,而是怕后生耻笑。
所以欧阳修这种作文章有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修改多的态度从古到今,一直被写作之人奉为书写一篇好文章的秘诀。
这样长期思虑过度,又身居高位,过度透支身体,所以有一次欧阳修稍微吃点生冷之物,便严重暴泻,日行十数次,苦不堪言,连皇医院的高手前来诊治。
可是这些名医国手用了补脾圣药白术,淡渗除湿妙药茯苓,还有收敛固涩要药罂粟壳,结果还是没法把欧阳修的暴泻止住,这样多日以后,这位原本还算有些健壮的当朝大学士,居然被泻得骨瘦如柴,气息奄奄,真是好汉敌不过三泡屎。
这时欧阳修自己都几乎绝望了,因为泄泻导致气脱危急,家中没有不忧心忡忡,连朝中太医国手都挽不回来,还有谁能够治好这病。
欧阳修的妻子心中更是焦急,她听到街市不远有摇铃铛卖药的声音,三文钱一贴止泻药,包好,不好不收钱。
只要有一线希望都想试试,当妻子把这消息告诉欧阳修时,欧阳修听后苦笑着说,医学都讲究辨证论治,哪有以药套病的,我不能让后辈笑我。
这妻子听后却不这样想,因为本身她就出身贫贱之家,也深知草医单方能治大病,知道治大病的药草不用花很多钱,这才是民间医的简验便廉。
既然明说搞不成,不如就暗度陈仓,于是聪明的妻子便悄悄买来三帖药,并且说,这是太医局深思熟虑送来的新药,希望赶快服用。
结果就服用一剂,泄泻立止,第二剂还没吃,疾病也没再反复了,欧阳修见自己泄泻顽疾霍然而愈,方才叹了口气说,怎么太医局这才送来良药,这都快泻煞老夫了。
而妻子见到药到病除,这才跟欧阳修讲了实情,欧阳修立马将草医郎中请过来,不仅虚心招待,而且还厚赠钱财,请教其方。
这卖药人见到不仅赏赐丰厚,而且这宰相还礼贤下士,便不敢隐瞒,如实说,我所用的止泻药不过就是一味车前子而已,打成细粉,每次用米汤水冲服两钱。
欧阳修不是不懂中医,他也读过医书,便说,车前子,只听说过利小便治疗尿血尿热尿赤,像这种通利之品,如何能治愈老夫泻痢之疾?
这时草医郎中说,车前子利小便,天下皆知,车前子能实大便,世人少知,这车前子通过通利小便,使肠中水气纷纷从水道而出,这样大便自然干爽,正如雨后泥泞稀烂的道路,坑坑洼洼,四处积水,只需挖开一条沟渠,引水下流,路面自然干爽充实。这肠道就是谷道,尿道便是水道,水谷清浊既分,泻注拉稀水自止。
欧阳修听后点点头,原来这是通过利小便来实大便啊!
这就是为何很多山道两旁必须要把水利做好,如果沟渠没挖好,一场大雨下来,路面就会泥泞不堪,人也一样,小便要通利,大肠中才不会像泥泞道路一样,充满水气,大便稀溏。故而治病就必须有这种奇思妙想。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有位老中医善治疗小儿水泻,祖代世传秘方在乡里很有名气,他却从来卖药而不卖方,甚至碰到一些穷苦的病人,也是送给他药不收钱,却把自己的方子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但凡孩子水泻的,服用他几包药粉子,没有不应手而愈的。
后来他年事已高,知道此秘密并不能带到土里去,于是方才透露,原来这治泻神方便是一味车前子研粉。
当热铁碰到长流水
小指月说,爷爷,车前子利小便,又可以实大便,这些我现在都懂了,就是还有一些现代研究不是很清楚。日本说车前子可以作为祛痰止咳药,又说车前子可以治疗皮肤热*疮,甚至还说急性扁桃体发炎,尿*热的,也用车前子 ?
这车前子又不是止咳药,也不是治皮肤病的药,更不是五官科常用药,它最常用于泌尿系统方面的疾患,或尿道炎、膀胱炎,或肾结石,所以这点不太理解。
爷爷说,学药物要懂得归类,但又要懂得打破这种归类,既要有药物独特的归经思想,也要有人体整体的全局观。
小指月说,爷爷意思是车前子这些衍生的功效,都跟它走膀胱利水道分不开?
老爷爷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现在很多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大都是在三生万物的枝叶上做功夫,如果你能够由三返一,在道生一的层次上去领悟车前子走水道的特点,那么非独五官科目赤咽炎,皮肤科,热*疮,以及呼吸科,肺中痰浊热盛鼎沸,就连妇科白带*臭,小儿科高烧发热,甚至消化科肝胆湿热*疸,这些只要是水热鼎沸症状的,你都可以通过水道把脏腑余热,借助小便撤出体外。
小指月说,爷爷是说要以不变应万变,不要被繁琐的病名框住,要执简驭繁,抓住药物在人体怎么走的主干?
爷爷点点头说,你看你想让烧红的热铁迅速凉降下来,用什么办法呢?
小指月说,很简单啊,放在长流水里一泡,这阳热便被流水带走了。
爷爷笑笑说,这叫阳随阴降,人体就是这样,五脏的浊热都可以从下撤,一个是从大肠谷道,排有形的积滞,另一个是从膀胱水道,排无形的邪热,所以我们治疗各类单纯高血压,但见脉势有力亢盛者,一问小便偏*不畅,必用车前子,一问大便干结难通,必加大*,两味药下去,很快通降胱肠,五脏压力为之顿减,血压就不会往上飚得那么厉害。
小指月说,可现在这么多丰富的研究,又如何让我们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把他们串起来呢?
爷爷说,那你就要多学学五脏表里,以及五脏别通理论,还有五脏相关的思想,把人体,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要孤立地看待每一个脏腑,也不要孤立地理解每一种药物的功效,你只有运动地去看待中药是如何取效的,你才能活学活用好每一味药。
小指月说,爷爷,那如何运动地看待车前子这些现代研究功用呢?
老爷爷说,你看车前子它为什么能祛痰止咳,它祛的是哪种痰咳,不是虚证痰咳,而是肺热咳嗽痰*浊,所以这种痰咳病人一般肺脉洪大亢盛,这肺跟大肠相表里,跟膀胱相别通,所以肺中痰浊一方面可通过三子养亲汤,降浊于大肠,借助莱菔子通肠气,排出身体。
另一条路子,就是通过用车前子枇杷叶之品,导水热下行,这叫脏邪还腑,把亢盛的浊阴通过下窍膀胱排出体外,就像肺中阴云密布下一场雨一样,雨后天晴,空气就格外清新,肺部就特别舒畅。所以这种病人服用车前子后,尿便清了,痰变少了变不*浊了,咳嗽就慢慢变好。
小指月说,那各种皮肤热*疮,甚至皮肤热证出血,为何也用车前子?
老爷爷说,你看这又考验到你的中医基础理论,足太阳膀胱经主表,膀胱腑最善于引浊水排出体外,这肺又主皮毛,所以皮毛热*疮可以借助与肺相别通的膀胱来败*下行,撤出体外。
所以不管你是尿血,还是皮肤热盛出血,只要脉势亢盛的,都可以选用这凉血利水去热的车前子。
小指月点点头说,那为何急性扁桃体发炎,居然也可以用车前子来上病下取呢?
老爷爷说,急性扁桃体发炎,是小孩子最容易犯的,又叫乳蛾。这个咽喉跟肺是同系,通过清泄肺火,是一种办法,但你得让火有一个出路,所以通过打通膀胱水道,这便是给邪以出路,你可以把这扁桃体炎症,看成是一块热铁,这块热铁要迅速凉降下来,周身的水道系统,应该很通畅,不滞塞,就像把热铁放在长流水里降温是最快的。
所以身体上焦炎症,在保持周身水道通畅的基础上退热是最快的,这叫水气一转,邪热乃散。
小指月听后,豁然开朗说,原来是这样,爷爷把身体经脉当成江海,把局部炎症发烫看成是烧红的铁,局部炎热必须要在周身水液循环很通调的情况下,便消退得最快,所以肺主通调水道能下输膀胱,故咽喉中的肺火,便可以通过车前子打开膀胱水道,随着水热泄去而减轻。
爷爷点点头说,至于车前子为何能利尿降压,为何能利尿祛*痰,这些都离不开它通水道之功。
要言不繁,执于一,万事毕。学一味药必须要抓住它的灵*,不能停留在枝末上,那么你不仅能够理解各类古籍记载跟 研究,而且还可以推出很多常人想不到的作用,这都要建立在脏腑相关的扎实基础理论上面,只有理论高度可以决定临床高度。
小指月点点头,随后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中医资料》曰,乳蛾(扁桃体)炎,是小儿最容易感染的病患之一,肖医师童年患此,就诊于一名老中医,处方为玄参、麦冬、车前草,一吃就好,陈老说,乳蛾初发有热时,小便色*者,必兼利小便,所以用车前草。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本号所发布的图文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荠菜疗肝热目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12
蝼蛄疏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11
泽漆-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10
枳椇子善解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
香加皮消肿除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
葫芦利尿消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
玉米须利尿降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
冬瓜皮主小腿浮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
泽泻轻身减肥-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
猪苓利水渗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
薏苡仁健脾渗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2
除湿圣药茯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1
草豆蔻.草果-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6
白豆蔻行气温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5
砂仁醒脾调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4
厚朴消腹中胀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3
苍术燥湿健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2
佩兰芳香化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1
藿香愈暑湿吐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0
石楠叶治风痹肾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9
鹿衔草益肾补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8
雪莲花治一切寒症-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7
千年健强筋止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6
狗脊善治腰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5
桑寄生助发育长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4
五加皮壮骨添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3
丝瓜络治膝脚怕冷-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2
穿山龙治腰腿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1
老鹳草专治面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0
雷公藤别名断肠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9
络石藤主治喉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8
海桐皮破瘀滞消肿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7
豨莶草.臭梧桐都能降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6
桑枝除热痹降血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5
秦艽外通经隧内导二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3
路路通通乳通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2
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皆有*之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1
海风藤.青风藤通经入络-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0
松节提高免疫功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9
伸筋草.寻骨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8
木瓜祛湿利尿.蚕沙升清降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7
蕲蛇.乌梢蛇治诸风顽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6
乌头治顽固风湿痹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5
威灵仙走窜消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4
风药悍将独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3
千金子治积聚痰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2
治冷积寒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1
牵牛子退小儿食积发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0
商陆治一切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
甘遂.大戟.芫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
松子仁润肺滑肠-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
郁李仁开气机通六腑-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
火麻仁延年益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
芦荟清热泻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
番泻叶只宜暂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
芒硝碎大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
大*通补两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
胡*连消疳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8
银柴胡退虚劳潮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7
地骨皮除更年期潮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6
白薇疗骨蒸低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5
青蒿治疟要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4
水牛角治狂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
紫草乃麻痘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2
瘀热在里用赤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1
丹皮凉血活血-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
玄参主热风头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
生地滋阴补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
绿豆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
四季青退火消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
白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
千里光治热*眼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
熊胆不得已方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2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1
鸦胆子治*痢蚀赘疣-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
药食兼备马齿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
白头翁治热*血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
木蝴蝶清肺利咽(玉蝴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
青果生津止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
射干.山豆根.马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
肠痈要药红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
金荞麦消顽固疳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
鱼腥草洗肺污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1
土茯苓治梅*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
漏芦下浊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
拳参一味乃宫血清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
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
紫花地丁、野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
蒲公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
贯众除诸*-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1
仙方活命金银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9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8
苦参治心腹邪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7
秦皮治疗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6
龙胆草泻肝胆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5
*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4
*连为病目之仙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3
*芩泻肺火而最妙-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2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1
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0
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
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
鸭跖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
治渴圣药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芦根医三焦水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