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柴火灶做饭,打柴火灶时常用*烂泥作粘固剂,锅底下久经柴草熏烧的土块,此可谓至贱之物,但在汉代《名医别录》中却被称作“伏龙肝”。
可惜医道衰落,很多被耻于‘不上品’的中药,中药厂都不可能生产供应了,象伏龙肝、用粪便制成的‘金汁’等。
笔者深刻体会了‘伏龙肝’之神妙:
11月7日早上起腹部绵绵作痛,喜温喜按,一日溏便2--3次。次日用上等红参煎服附子理中汤,至9日上午仍然依旧绵绵腹痛、2日内溏便5次,精神差不欲食。
早前曾托朋友找来灶心土(伏龙肝),取30克,包煎,也不作沉淀处理即温服1杯*泥汤,不足半小时腹痛止,服后到晚上亦再无下利溏便,至今日无任何不适,饮食、精神如常。
考察历代本草,伏龙肝有“温中和胃、燥湿、止呕、止血、止泻”的功效。证见虚寒的出血、呕吐、泄泻均可使用。
《金匮要略》:“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土汤主之。”所谓远血即不是肛裂、痔疮出血,而是胃肠出血,如胃溃疡出血之类。经方大师胡希恕老先生八十年代之前治这些吐血、先便后血的远血,找不到伏龙肝,就用烧过的煤球核*土代替。
单独用伏龙肝煎煮的汤液,澄清后基本无色无味,即使未经澄清也基本无异味异臭,并且是相当安全的一味药!从中医古籍记载的应用中,对虚寒性的呕、泻、出血性
疾病有广泛使用,而且有很好的疗效。
农村现代化,灶心土越来越难找,有心之人不妨收集一些存放。药有贵贱,而功效不以贵贱论,用之得当烂泥也可救人命!
对小孩呕吐、腹泻为主证的如秋季腹泻,不妨单独煎煮服用。对妇人妊娠反胃呕吐亦可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