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扶贫精选案例攻克ldquo地球癌

湖南省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工农红*第二方面*长征出发地。这里如今绿水青山,拥有中国首批、湖南省 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原始森林,是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以及全球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年,桑植县成为“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一边是原始森林,另一边却是荒山秃岭,尤其是桑植县郭家台村是该县石 最为严重的区域。五年前,这里的大部分山头岩石裸露,一片荒芜;如今,这里荒山开始盖绿色,从岩石沟壑中长出了茂盛的常春油麻藤、凌霄、薛荔、扶芳藤、络石、爬山虎等藤本植物群。这是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协力攻克“地球癌症”取得的硕果。

依靠科研项目攻克“地球癌症”

石 ,系“石质荒 ”的简称,是指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呈现“石 ”现象。石 对土地有着惊人的侵吞速度,且缺失有效的根治途径,被全世界的科学家冠以了一个黑色的名词:“地球癌症”。

桑植县是 深度贫困县,石 是造成该县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桑植县岩溶地区总面积19.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6.5%,其中石 面积8.05万公顷,占监测面积的41%,是典型的石 地区。石 地区缺水、缺土、植被稀薄,给当地群众的生活亮起了红灯。若是能利用科学技术综合治理,即便是改变很小一部分,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9年冬天,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 的构想,得到了湖南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随后开始了藤本植物石 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图1学校与桑植县人民*府共建的石 综合治理工程藤本植物建设基地

9年,学校成立藤本植物研究所,由二级研究员陶抵辉担任所长,返聘了在植物分类上颇有造诣的王绍卿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并选拔了多名教师、学生加入,组建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藤本植物研究团队,主攻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 治理研究。

采集藤本植物是一项基础工作。学校利用农业、林业、生物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建立了占地20亩的藤本植物种质资源圃,里面有各种功能的组培楼、智能温室、连栋温室大棚、植物快速繁殖系统等。此外,学校还派出多支小分队,采集藤本植物样本移植到资源圃。小分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先本地、本省,再外地、外省,先后赴慈利、安化、邵阳、怀化、娄底、南岳、永州、郴州等本省20余个县市山区和广东、福建、上海、山东等10多个省采集藤本植物。野生藤本植物多生长在乡野小道、山涧密林,使得藤本植物收集和研究工作极具危险性,需要经常上山下乡、深入丛林,野外作业时间长、野外工作环境艰苦,对研究人员的时间统筹能力、体力耐力、心理素质等有着很大的挑战,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但是各小分队的成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爬山涉水,收集了多种藤本植物,为适合石 治理的藤本植物种类筛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藤本植物研究所的技术顾问王绍卿教授,已年过六十,但他在野外考察、收集藤本植物的过程中,总是身体力行,爬山、采藤不输年轻人。

9年秋末,藤本植物研究所所长陶抵辉带领小分队来到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 次就采集到14种数十株藤本植物,大家非常高兴,成就感油然而生。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处理不当,到第二年春天,种植过来的野生藤本植物95%都死了,沮丧的气氛在团队中蔓延。然而这次失利并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通过查阅资料、总结经验、交流学习,在以后的藤本植物收集过程中,大家带上塑料袋、保鲜膜、吸水能力强的卫生纸等,对采集到的藤本植物样品进行保水处理,大大提高了样品成活率。

学校还动员学生及家长参与藤本植物资源调查与采集,其中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刘坤发现了一种叶似含羞草、种子和种荚合起来有小拇指大小,可生长到10多米长的植物;经核实,这种藤本植物叫“老虎刺”。他将“老虎刺”带到学校,种在藤本植物园里。扩充了园内的藤本植物种类,获得学校的奖励。年,他在湖南省汝城县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湖南省新分布种“杖藤”。年,他基于对永州市祁阳县金洞镇藤本植物进行了多年的系统调查,撰写的论文《金洞国家森林公园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与园林应用研究》公开发表在省级学术期刊《湖南林业科技》上。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寻找、汇集、移植成活种藤本植物样本,另有未定名的藤本植物20多种,建成了一个可观的藤本植物园。

运用科研成果实施生态扶贫

9年年底,湖南省发改委确定在桑植县郭家台村实施治理石 项目,该项目包括四个石 极端严重的山头,面积达余亩。研究团队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海拔、日照面等特点搭配、组合、筛选,确定了包括常春油麻藤、凌霄、金银花、薜荔、扶芳藤、络石、爬山虎等组合的藤本植物群。截止年,当地完成了25万株藤本植物苗木的移栽和种植。

为了确保石 治理的顺利进行,研究团队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无纺布袋装苗,同时在当地建立了育苗基地以便补种,使藤本植物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些常绿、落叶搭配的藤本植物群落,在落叶的同时又生新叶,冬天不怕冷、夏天又耐旱。曾经的荒山秃岭遍布岩石沟壑,如今已全部覆盖绿色,长出茂盛的藤本植物群落。

图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湘西进行石 治理

藤本植物研究所所长陶抵辉将郭家台项目视若掌上明珠,无论工作多忙,每1-2个月都会到现场查看一次,了解藤本植物生长情况。为了治理的顺利进行,他每次都是亲自带队,驱车近公里前往治理区,克服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路远、山路难行等诸多困难,多年扎根贫困山区。在试验研究中,从山脚爬上山顶就需要半天时间,一个来回就得一天,时刻还需提防蚊虫、蛇类攻击,钩刺、滑倒受伤是常有的事。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实践,突破技术瓶颈,终于取得了“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 荒山综合技术”成果。

桑植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向延才与学校专家们连续多日“泡”在基地里,他说:“我们几十年工作就做一件事,那就是努力恢复植被、平衡生态,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基础条件。”看到往日的裸山已经一片郁郁葱葱,与附近的石 山岭形成鲜明对比,他欣慰地说:“是学校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悉心服务,给我们山区的石 地貌带来了改变与生机。”

时任学校*委书记王宇说:“从课题研究到资源圃建设,从藤本植物苗木采集到试验项目组藤本植物的移栽、修剪、播种、装运,3年多来,学校有多名师生参与其中,享受着用专业技术服务农林业生产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学校藤本植物研究团队将该项成果申报国家星火计划并获立项,对石 治理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藤本植物治理石 的综合研究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学校推广应用该技术的3多亩荒山已经变绿,水土得到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当地*府、百姓看到了青山绿水,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中国教育报》以“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利用藤本植物治理湘西石 ,高校师生协力攻克‘地球癌症’”为题进行了报道。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陶抵辉

编辑:郭幸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治疗白癜风 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fangtenga.com/ftgj/4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