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片:葡萄藤和爬山虎。仔细观察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哦!一个有架子,一个没架子。是呀,葡萄藤得攀着架子才能向上爬。那没架子的爬山虎靠着什么往上爬呢?对是脚。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叶圣陶爷爷一起去了解一下爬山虎的脚吧。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相信大屏幕上的生字一定难不倒你们。谁想来挑战一下读一读。靠窗的男生请你来读。哦!你要给他做个评价。她读的字音非常准确,就是声音有点小。你能试着再来读一读吗?这次啊,声音就洪亮多啦。还有谁想来读?同学们都举起了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就喜欢听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但是这些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谁给大家做一个书写上的提醒?戴眼镜的男生,谢谢你的提醒。认真看老师书写。叠铺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三遍。在写的时候注意坐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把字写美观,才能体展现我们良好的素质。
三整体感知
看来这词已经难不倒大家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开始吧!
这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手举得最高的那位同学,请你来。你说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概括的准确而全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慢慢的读,细细的品。
谁来分享一下?请前排的这位女生。你最喜欢的是爬山虎的脚。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读得真好,仿佛爬山虎的脚就在眼前。从这段话中,同学们知道爬山虎的脚有怎样的特点呢?请你来,你说爬山虎的脚位置长在叶柄的反面,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颜色是嫩红的。你总结的可真全面。在这里,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做了蜗牛的触角,他们之间一定有着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两幅图片:爬山虎的脚和蜗牛的触角由怎样共同的特点呢?同学们说他们都软软的,细细的,小小的。同学们爬山虎的脚这么细这么小,并不容易被发现那作者是怎么发现他的?对作者对它进行了细致观察。
还有谁想来分享?请这位戴眼镜的男生。你喜欢的是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为什么呢?你觉得作者用触变巴拉贴这些动词把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你可真会读书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吧!请同学们把桌面当墙,手当爬山虎的脚,手臂当嫩茎,试着做一下这几个动作。可以一边做一边说。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相信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一定对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话呢?你想来读,请你。读的非常流畅,但是如果能把这几个动词重读就更好了。来,再读一遍。嗯,这回就读的非常的生动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的可真是声情并茂!这位同学,你眉头紧皱,是有什么问题吗?你说为什么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会问问题的孩子都是会读书的好孩子?请坐。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段视频中,认真的看。视频看完了,谁来回答他的问题?后排的那位女生,爬山虎长出一只脚巴墙,再长出一只脚再巴住墙,他要不停地往上爬,就要不停的长出新的脚来,所以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你看得可真认真,请坐。
同学们,这样的观察作者进行了多长时间?是一天还是两天?同学们说不是的,是很长时间。是呀,你看,想要把事物描写的具体生动,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对!连续观察。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爬山虎叶子的部分。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交流的也很充分。哪一个小组先来?
第二小组总是最踊跃,你们先来。你从叶尖一顺儿朝下,那么均匀读出了爬山虎叶子很整齐,从铺没有一点空隙读出了叶子的茂密。你读的可真仔细。
五组小代表跃跃欲试,请你。你说爬山虎的叶子颜色会发生有趣的变化,刚长出来时是嫩红的,不几天就变成嫩绿的。你和作者一样观察的也非常细致。
现在,有谁愿意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上台来画一画你心中的爬山虎呢?这位最积极的同学你来。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就可以知道他画的有多好了请回。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知道,正是由于作者的仔细观察和连续观察,才能将爬山虎的叶子脚和怎样往上爬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课后请同学们也运用这种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并把你的收获写下来。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