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是金日光教授和牟雪雁两位老师的心血,成书的客观基础是人体和各种中药的化学组成,也就是成书的客观基础与中医理论没有联系,却在书名中冠以“当代中医药”五个字,其原因就是找到了各种化学成分与人体规律和中药之间的的关系,方法就是用现代统计学,准确说就是金日光教授创立的“第四统计力学”。该书年完成,年8月出版,并不是一本新书,却是实实在在连接中医和现代科学的专著。
一、殷切的希望
金教授是我国 化学家,八、九、十届全国*协常委,原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主任,第四统计力学创始人,生命动力学理论创始人。金教授通过生命动力学破解中医规律与已故钱学森教授有着密切关系,金教授介绍他与钱学森探索中医规律一段话供大家领悟:“钱学森老師生前,从他自身的获益出发一直对中医及《*帝內经》抱有很大的好感,能背《內经》一段一段经文,但他多次跟我说很难懂这些经文的知其所以然。劝我能否用当代科学语境耒解读其知其所以然?我答应了,他在生前看了我的《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书稿之后,他亲自推荐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诸国本会长写序言(年10月23日)。自从那以后,钱老更強调中医是地地道道的 科学、(超)前科学,中医將是生命科学的主体而不是西医为主体。但他感觉最难的是中医自身不知自己的高地位,又说不清自己的理,最多以经解经,这需要外行的科学界的帮助。”
钱学森、金日光都是我国 科学家,也都不是中医人士,对中医都抱有殷切的希望,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也都对中医抱有极大的期望,中医是我们的国粹、国宝,要传承下去。中医在非典、新冠肺炎等疫情面前也表现不凡,让我们国人引以为豪。但是中医也有自己的瓶颈,不能实现自我突破,不能与现代科学共融,这方面在钱学森年一次讲话很相似,当时是钱老对统计物理学发展提出几点看法,其中 点是:“搞生命科学的和搞非生命科学的一定要很好的结合起来,要有共同语言。一般搞非生命科学的人胆子大,热情高,而搞生命科学的人有知识,但是胆子小。”眼下的中医是不是这个情况呢?我看就是这种情况,胆子小,不敢突破。毛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70多年了,中西医各自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改观。
用现代大众语言表述中医,让老百姓能听得懂,用科学语言表述中医理论,让科学家听得懂,这对于中医依旧是很难的事情,根源就是胆子小,不敢越雷池一步。我在《超级中医学》和《羲*医学密码》都证明中医与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完全吻合,不仅是理论上的吻合,更与实践对接,《伤寒论》六经理论与人体规律完全一致,既符合人体规律,又符合古代哲学原理,更符合中医理论,更具有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完全对接的。中医在与科学对接方面不要有顾虑,要大胆用新科学知识充实中医理论,这不仅是钱老、金老等科学家的希望,也是平民百姓的希望。
二、金教授抗疫
新冠疫情期间,87岁高龄的金教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参与抗疫行动,每天研究各个中药方剂的科学性,最典型的是肯定国家推出的“三方”。对各省推出的治疗方剂也进行深入分析,对广东、山西等地某些方剂给与了充分肯定,而湖北某地区的一个方剂则明确指出不足之处,事后证明有些患者出现复阳情况。用金教授生命动力理论判断中医方剂的效果,一方面检验金教授生命动力理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提示中医治疗也要有科学规律支撑。
金教授对湖北某地一个抗疫方剂的分析是:“十二味药里,有六味药全是r2(阳精气)r1(阴精气),主要用耒大大加強肺的正气,如:防风、赤芍、柴胡、桂枝、桔梗、浙贝母。
另外还用四种中药,是支持肺和脾的阴阳平衡(r1r2)。为此用了白术(r1=0.2r2=0.)、鱼腥草(r1=0.,r2=0.)、炒白芍(r1=0.r2=0.)、板蓝根(r1=0.r2=0.)
至于用什么耒包围和排除病*呢?就用湖北的甘草(K=2.09,r1=1.,r2=1.)。其包排参数Q=K(r1+r2)=4~5。
可算比较大。但是王博士用耒攻击病*的高通天气的中药基本不用,只借助赤芍的Eq~。当然这个数不算小,但比中央的、广东的、山西的小得多了。
由上可以看出这位博土重点放在肺/脾的保护及肺的正气上。看耒,中医中药有很多种 药,不一定非得靠经方不可。”
笔者就是在抗疫期间与金教授在网上认识的,对金教授的分析结果用羲*医学理论进行剖析,发现羲*理论和生命动力理论有呼应关系,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做到一一对应,但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加深了对生命动力理论的认识。
三、生命动力学
金教授在上面方剂分析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高通天气的中药”,方剂中缺少这类中药,是与中央、广东、山西方剂的明显差异,这个差异导致有些转病*阴病人出现复阳,病*检测复阳也是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金教授的理论能够提前发现这个不足,也就可以弥补中医理论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讲获得有效方剂就是通向大师的道路,是弥足珍贵的有效途径。金教授能够发现方剂的不足之处就是依靠自己的生命动力学理论。我在阅读《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以后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1化学层次研究人体
笔者在《医学 讲——认识人体》中把人体划分成物理、化学、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七个层次。这是羲*理论完成以后对人体深刻剖析发现的,其中的化学层次就是生命动力理论对人体剖析的核心部分,也是中药、西药、营养素对人体发挥作用的层次。此次武汉李跃华医生用 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问题上存在争论, 不属于中药,西医需要双盲实验,一时都拿不出答案,金教授通过科学计算证明有效,在李跃华医生本人和那位退休干部身体已经证明确实有效(没有人统计李跃华医生究竟治好多少病人)。说明生命动力学对医药开发具有指导作用,而不只是中医药,是在化学层次对人体发挥作用。
2水是生命的载体
人体细胞是生活在水里的,生命动力学抓住水是生命载体的线索寻找对人有益的元素和基团,使用排除法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剔除研究范围。发现满足人体需要有八个特点: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在有氢氧根的人体细胞世界中不得沉淀。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在大量氯离子的人体细胞世界中不得沉淀。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不得与碱基过分络合。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不能与各种有机酸过分络合。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不得与酰酮基团过分络合。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不能与 基团过分络合。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不能与 酸单体过分络合。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不能与巯基作用。
以上八点要素筛选出来以后,找出不沉淀、不过分络合的元素离子,这些离子就是能够为人体利用的物质,从中筛选出有益生命的元素,发现中药的活性成分几乎都满足以上要求,这就为化学层次探索人体规律找到研究范围。相反导致沉淀、过分络合的物质则是对人体有害的。
3生命动力元素
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饮水,小分子团水是人们理想的饮水,为什么小分子团水能有益健康呢?就是可以提高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活性。
细胞生活在水中,各种化学元素也需要溶解在水里,并且是以离子形式在水分子的包围中存在,各种金属阳离子形成正电中心,阴离子形成负电中心,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相互吸引发生作用需要突破水分子的阻力才能完成,如果不能突破水分子的阻碍就无法完成化学作用,当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处于刚好能够发生作用,但作用又不强,随时可以轻松分开的时候,就能够起到催化、激活的动力作用,这时的化学物质就是生命动力元素。金老发现生命动力元素有16种,其中钠、钾、钙、镁、锶五种为 主族和第二主族元素,是生命常量元素;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钼11种为过渡元素,是生命催化元素。这个发现找到了各种生物酶催化作用的化学本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元素氧化电势
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虽然有水分子的重重阻力,还是有相互吸引到相互作用,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 主族、第二主族的氧化电势很高,非常容易成为阳离子;第三主族的元素也有成为阳离子的趋势,第四主族元素中C、Si通常既不失去电子也不获得电子,容易形成共价键,Sn、Pb较易形成阳离子,但阳性不如前几个主族元素;第五主族元素第四主族类似,N、P容易形成共价键,As、Sb、Bi不容易形成直接的元素离子;第六主族元素通过获得电子的方式,呈正电位,第七主族元素同样通过获得电子的方式,但呈负电位。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电势越高越容易失去电子,亲电强度越低;电势越低越容易获得电子,亲电强度越高。这是整体电势变化规律,阳离子的氧化电势也是有规律的。金教授发现Fe、Zn两种元素是阳离子阴阳分水岭。氧化电势大于Fe、Zn两种元素的分为高阳性阳离子、中阳性阳离子;氧化电势小于Fe、Zn两种元素的分为中阴性阳离子、高阴性阳离子。这种划分方法在中药取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金教授为什么会发现中药方剂不足的原因。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11种生命动力元素与中药的关系,其中Zn2+、Cu+的质量差不多,但Zn2+的氧化电势远远大于Cu+的氧化电势,所以含Zn2+多的中药属于阳性,含Cu+多的中药显示阴性。阳性中药味甘、辛、淡,阴性中药味咸、涩、酸、苦。羲*医学理论也有对中药味道的划分,其中甘、淡、辛、香为阳,酸(涩)、苦、咸、鲜为阴。香是气味、鲜是复合味,这两种味道都没有划归到中药味道理论之中,其它中药味道与生命动力给出的论断一致。阳性中药显示温热,阴性中药显示寒凉,这也是两种理论一致。
综合以上的认识发现:生命动力学首先寻找到生命的边界,要在生命元素范围内进行研究;其次是找到生命的载体——水,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的,离开水也就无所谓生命活动;第三点是生命动力元素在水环境的表现形式为水合离子,水对生命动力元素的巨大作用;第四点是生命动力元素的电化学特性是中药药性的根本,阳性中药对应辛、甘、淡、温、热,阴性中药对应酸(涩)、苦、咸、寒、凉。这实质已经超越了中药的五味理论,把淡这种味道纳入生命动力之中。也看出中药理论是半经验和半理论的,羲*医学理论与生命动力学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说明生命动力学的科学推演和羲*理论的哲学定位都更好的诠释了中医理论。
四、第四统计力学
统计学是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理论,统计学取得大量数据以后通过计算得到客观期望值,从而有效的指导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越是高精尖成果越离不开统计学。人体器官、中药都是复杂生命体形成的,具有非常复杂的化学结构,中医理论则是把生命体复杂结构用阴阳来表述,这就大大简化了研究探索的过程,然而,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还没有一种可以对事物阴阳两重性进行统计的方法,直到金日光教授创立第四统计力学以后才有了对阴阳两重性进行统计的方法,解决了现代科学研究人体规律的难题。
1双峰分布
前面已经介绍了生命动力元素有阴阳两类,都存在于人体器官和中药成分中,人体器官与中药匹配,弥补人体生命活动的不足,这就是中药治病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医的阴阳理论在人体康复过程如鱼得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等观点都得到很好的应用,如何通过统计学发现这种阴阳关系呢?这就要解决阴阳两极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之中的问题,或者说用统计学如何表述出一个太极图。在统计学理论中只是要解决出现两个峰值的事物。
双峰分布就是有两个峰值,一个事物同时出现两个中心,就好比磁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一样,在以前的统计分两种;一种是没有中心的均匀分布,另一种是一个中心的正态分布、偏态分布。无法解决阴阳两极同时存在的两个峰值的问题,第四统计力学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研究中医中药找到可行性方法。
2介绍k、r1、r2三个参数。
K:代表不同器官、组织或者中药内随着物质不同所引起的高亲电强度离子的固有特征分布状态,直接可以用来界定器官、组织或者中药的阴阳程度。
r1:代表器官、组织或者中药中,微观区域(指一个群子)高亲电强度离子聚集能力和药效能力。
r2:代表器官、组织或者中药中,微观区域(指一个群子)低亲电强度离子聚集能力和药效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参数可以判定人体器官、组织或者中药缺什么,需要补什么,如何发挥药效等。下面介绍新冠疫情中金教授对中药功效的分析:
2.1对新冠肺炎的预案
如肺的阴阳参数K=22.1,r1=0.15,r2=0.14,KKr1/r2=22.1,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中药的K、r1、r2接近肺的参数或中药的r1、r2大于肺的r1、r2值。但目前,在中医面前有了新问题。是,中医碰上了病*这样一个生命体对人体的攻伤。这样所用的中药就得面对两种生命体的阴阳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医不管对人,对细菌或病*,还得从阴阳源精的角度看,对人及病*的阴阳胜衰。一方面对人用中药,是通过经络顺畅及其通天气的作用耒,加大对外*的阴阳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还得用中药的阴阳作用耒既要扑抓病*又要控杀病*,所以在用中药時,为什么強调要用通天气K/r1xr2特别大的中药及Q=K(rI+r2值特别大的中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维护人之生命。从目前看各地选用的中药都能满足这一要求,我坚决相信,此次抗*战,必能取胜!
2.2对病*的认识
2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群友,我昨天说从武汉新型冠狀病*RNA和蛋白结构看病*具有电负性很強的结构,我打错了一个字,应是腺嘌呤(a)而不是乌嘌呤(g)。我们知道4种碱基中腺嘌呤有3个负电基团、1个正电基团。故其比為3/1=3,可用(一一)耒表示,而乌嘌呤里3十/2一=1.5,可用(十十)表示。介于这两者之间,有胸腺嘧啶(t):(十1/小一2)=2.5。而胞嘧啶(c):(十1/一2)=2。于是a(3)和t(2.5)常在一起,g(1.5)和c(2)常在一起。但是病*RNA不遵守这种常见规律,使病*RNA里,常常是在高阴精生命动力源铁离子等催化、激活动力下,合成出具有电负性很強的腺嘌呤聚多的RNA。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在高阳性的中药里选择那些通天气能K/r1xr2特别大的中药(半夏、桂枝、细辛、杏仁、川芎、、、)及包覆力能K(rI十r2)特别強的中药(麻*、柴胡、独活、茯苓、人参、桔梗、、)再配合其他扶养脾胃的中药,完全有可能战胜病*。但是有些群友对病*RNA是否有那么个高电负性结构的说法,不大相信。这样我请群里的同志们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幸好,上海刘燕刚先生,给我传耒此次病*RNA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太感谢了!从中可以看出腺嘌呤(a)特别多,尤其病*未端全是aaaaaaa、、aaa。(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这就是为什么可用(十十十十)的中药耒抗击病*的根本原因!目前只要善于用好中药,对重症病人加以关照,那么这次攻战是肯定获取全胜的!
2.3对细辛的科学解读
2月20日
于主任,您好!
由若干个中医群里的朋友们说,对中药的阴阳密码子(指阴阳群子参数K、r1、r2)很感兴趣,具体问中药细辛为何是阳性药、能攻*,但又不能用量大了,是一种有*的药,用量大了甚至把神经也弄坏了,可否用当代科学语境耒解读其知其所以然?
大家问得好!从查细辛生命动力阴阳源精元素含量检测数据耒看只有3+7,达不到5+11,但可以算出相当象征性的阴阴统計参数。如,K=4,远比标准K=4.,小很多?,当然地地道的阳性、辛温中药(十),而其r1(阴精气)=0.,r2(阳精气)=0.,其Kr1/r2=4.44小于5,故(十),Kr1=0.,小于1,故(十):而r2/K=0.小于0.05,故(一),因此细辛屬于(十十十一)的高阳中药了。另一方面,其通天气能Q=K/r1×r2~,算相当大的数,故对病*的阴精中心有相当大的攻击力了。但是其高阳精、高通天气催化而生成的中药有机质必竟与人的有机质有较大差别,故用量大了,表现*性是当然的了。特别是高氧化电位的细辛阳精对神经的电化学结构有较大的副作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目前各地的防*配方里用量少是很可行的,其对杀病*是很有效的。
郭玉臣赞赏是对健康事业最简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