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风是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皮下组织、滑液和相临单体结缔组织的血尿酸晶体升高引起或减少引起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急性关节炎,常引起骨及骨关节破损、变形、强直和功能障碍。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必要生化基础,临床观察发现约有5%-19%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原发性痛风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聚集发生。
地域、民族、性别、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也可影响其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但除l%左右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病因未明。
痛风是常见病、疑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且痛风的患者率渐呈年轻化趋势,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古今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古至今对于痛风的研究成果斐然。
王今觉教授是第三批 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孟河学派传人颜正华教授关门弟子、“望目辨证诊断学”创始人。他从医五十年,对治疗痛风有独到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近年跟随王老出诊,收集痛风病例数十份,现简要举例介绍如下。
病例1
部某某,男,58岁,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外踝胀痛四个月,左肩膀有黯红色皮损,微痒。
刻下:身肿,局部红,疼痛难忍,白天轻或不痛,下午夜间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伴身体胖,周身虚浮,乏力,活动后气喘。纳呆,食欲不振,入睡难,情绪低落,大便黏,一日一行。舌淡红略黯,舌中纵沟,苔白厚,脉沉细滑。
检查报告:年8月11日, 三脂:2.52,低密度:3.73,尿酸:,脂肪肝,左颈动脉斑块,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诊断:痛风,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颈肩骨质增生。
方药:光慈菇6g、络石藤15g、鱼鳔30g、菥蓂30g等。
年9月30日二诊。
刻下:项部皮肤暗红色皮损及斑块减少,精神有很大好转,纳可,入睡难好转,大便正常,一日一行。舌淡红、略黯,舌中纵沟,苔白厚,脉细滑。
方药:光慈菇6g、络石藤15g、鱼鳔30g、菥蓂30g、延胡索15g、赤芍9g、丝瓜络15g、枸杞子60g等。
赤芍
服药后,局部肿胀消退,惟有关节肿尚存,但已不痛。后肿消退殆尽,体力增加,运动如常,皮肤好,疼痛几无。
病例2
李某某,男,63岁,年12月7日初诊。
主诉:尿频、尿失禁月余,左趾关节疼痛,局部肿胀,不能运动,昼轻夜重,血压不稳(脉压大),加以夜间尿失禁,入眠极难,甚则整夜失眠。T波低平。
刻下:双下肢水肿,心烦,纳呆,食欲不振,眠差,易醒,夜尿多,大便干,二至三日一行。由于血压不稳,患者时常头晕、头痛,经常难以维持生活状态,时右胁疼痛,甚至双足及腿肿胀,按之压痛,心慌。舌淡红、略黯,齿痕,苔白厚,脉沉弦。
诊断:动脉硬化,痛风,脂肪肝,慢性心衰。方药:鱼鳔30g,菥蓂30g,络石藤15g,光慈菇6g,茯苓60g,猪苓30g等。
年12月14日二诊。
刻下:睡眠好转,腿肿已褪去,夜尿减为2-3行,尿失禁明显好转,关节疼痛亦减,左蹠趾关节疼痛减轻,心衰好转,活动增加。舌淡红、略黯,苔白厚,脉沉弦。
方药:煆牡蛎30g,茯苓60g,猪苓30g,骨碎补6g,鱼鳔30g,菥蓂30g,络石藤15g,三七粉3g等。
服药后,心烦、睡眠均明显好转。舌暗红、苔*、偏腻,脉滑。
菥蓂苦、辛,微寒,归肝、脾经,化湿利水、清热解*、辛散活血,有排除尿酸、治疗痛风的作用。
按语
络石藤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凉血散瘀,清化湿痰、解热舒络、止痛消肿。能显著抑制*嘌呤氧化酶,抑制合成尿酸。
络石藤
光慈菇甘、辛,寒,归肾、肝经,清热解*、散结消肿,尤其对急性痛风有显著效果。鱼鳔甘、平,归肾、肝经,补肝肾、养血止血、散瘀消肿。
光慈菇
王老采取补虚泄实尤以治实邪为主的治疗法则,融清化湿痰、解热舒络、活血散结、止痛熄风于一炉。
全方药性为苦、辛、甘,微寒,归入肝经,而肝主筋脉,筋脉络于关节,故本方功能清解热*、凉血散瘀、通络止痛、利水散结消肿,兼以养阴益精,使病邪从尿、便排出体外。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本方既能排出尿酸,又能抑制合成尿酸。综合辨析,它能针对痛风病的虚实、标本两个方面,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和制方原理,又具有明确的药理学作用,因而有较好的疗效。
医生
王今觉
主任医师
名老中医
简介
王今觉教授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同仁堂“中医大师”,孟河学派第五代传人。国家“《中华本草》筹备组”五名专家之一,筹备、撰写《中华本草》精选本和全本篇,多万字,被评为建国50年重要文献。临床与文献专业编委会编委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组组长,国家药监局评审“地标转国标”消化病组、肾病组医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中医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现代中医“望目辨证诊断学”创始人,发明“望目辨证”诊断法,在继承和发掘祖国医学的基础上,积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写成《望目辨证诊断学》于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刊行,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理论造诣深厚,诊法独特,用药精当,疗效确切、卓著。
擅长
诊治痛风,抑郁,躁狂,健忘,失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胃肠病,肝硬化,胆、胰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衰,周围血管病,肾炎,感冒,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前列腺病,贫血,组织器官移植後排异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巩膜出血,巩膜炎,以及指导养生、抗衰老、促进生长等内、外、妇、男、中医眼科等各科疑难杂病和常见病。
出诊时间
周三/六下午,固生堂北京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